从抗战精神中汲取新时代奋进力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广大党员干部要铭记抗战历史,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磅礴奋进力量,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挺膺担当、奋勇争先。

       汲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忠诚力量,擦亮政治本色。抗战烽火中,无数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牺牲在前,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救亡的钢铁长城。这份“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家国情怀和“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是共产党人最鲜明的精神标识。身处新时代,我们面临的虽不再是战火硝烟,但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同样艰巨繁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复杂尖锐。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将对党的绝对忠诚融入血脉、铸入灵魂,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日常言行的一贯表现上。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伟业,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永葆共产党人的赤诚之心。

       汲取“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奋斗力量,勇闯时代难关。面对强敌环伺、装备落后的极端困境,先辈们以“小米加步枪”的顽强意志,在绝境中开辟生路,靠的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拼劲和韧劲。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无论是攻克科技“卡脖子”难题,还是深化改革的“深水区”,或是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都呼唤着当年的闯劲和执着。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一线、矛盾集中的前沿阵地、任务繁重的关键岗位去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要像当年太行山上的军民一样,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锐气,在各自的“娄山关”“腊子口”前冲锋陷阵,把奋斗的足迹镌刻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上。

       汲取“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力量,凝聚磅礴伟力。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共御外侮的胜利,彰显了“人心齐,泰山移”的磅礴伟力。从全民皆兵的壮阔图景,到“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的鱼水情深,无不昭示着团结就是力量。新征程上,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更需要我们传承这份团结协作的基因。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做团结的模范,带头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带头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在基层工作中,要密切联系群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当好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要善于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各项事业中,画好最大同心圆,汇聚起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奋进洪流。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伟大的抗战精神,是我们攻坚克难、走向胜利的宝贵精神源泉。让我们高举这精神的火炬,从中不断汲取忠诚的力量、奋斗的力量、团结的力量,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优异的成绩,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勇当先锋、敢打头阵,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崭新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