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儿童的呼吸道疾病频发,其中流感病毒属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那么如何对流感和普通感冒加以区分?流感的典型症状有哪些?一般的病程多久?哪些儿童出现重症的风险较高?针对家长朋友们最为关心的这些问题,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荃、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赵光远给出了权威解答。
01 流感具有哪些典型症状?
流行性感冒,简称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一种传染性很强、传播速度较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主要以甲、乙型为主。
儿童在感染流感病毒以后,可能会表现出发热、寒战、头痛、肌痛以及全身不适的症状,常常伴有呼吸道症状,像是咳嗽、咽痛和流涕等等。低龄儿童发热的程度可能更为严重,部分孩子还可能出现热性惊厥;另外他们的胃肠道症状也相对较多,例如恶心、呕吐、腹泻以及食欲不佳等。极少数儿童在感染流感后可能会发展成重症流感,引发喉炎、肺炎、脑病、心肌炎等病症。
02 流感一般的病程多久,病程变化是怎样的?
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儿童而言,流感病毒感染呈现出急性、自限性的病程,多数症状在发病 2 - 3 天左右就会消失,部分儿童的发热持续时间可能达到 5 天,绝大多数患儿在 1 周内能够恢复,但咳嗽可能会持续较长的时间,少数年长儿童(七八岁以上)的疲劳和乏力可能会持续数周。
03 如何对流感和普通感冒进行区分?
流感和普通感冒存在相似之处,但不能等同看待。主要的区别如下:
在流感流行的季节,有流感样症状的儿童,特别是有流感患者接触史的儿童,首先应当考虑流感病毒感染,可以通过流感病毒抗原检测或者核酸检测来辅助明确诊断。
04 流感通常是怎样治疗的?
感染流感病毒后,治疗措施涵盖抗病毒和对症治疗两个部分。
抗流感病毒的药物:当前儿童可用的抗流感药物包含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和 RNA 聚合酶抑制剂(玛巴洛沙韦)。一旦患上流感,抗流感病毒药物使用得越早越好,尤其是在发病 48 小时之内使用,但就算病程超过 48 小时,一旦明确是流感,也应当积极用药。
对症治疗的措施:主要是以退热、缓解不适为主。大家能够科学地选择退热药,还能够使用一些缓解咳嗽和鼻塞等症状的药物。在使用复方制剂时,注意阅读说明书了解其药物成分是否和其他治疗药物有重叠,以免造成某一成分过量,引发儿童的不良反应。
05 流感有没有特效药物,能够进行药物预防吗?
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属于专门针对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物,能够缩短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但并不建议孩子一发热就马上服用这些药物,因为导致发热的呼吸道病原有很多种,而这些药物只对流感有效。
预防流感病毒的最佳方式是积极接种疫苗。倘若没有禁忌证,6 个月以上的人群都建议积极接种流感疫苗。对于有发生重症流感或者流感并发症高风险、且存在流感疫苗禁忌或者未接种流感疫苗(或者接种疫苗 2 周之内)的儿童,才考虑进行药物预防。药物预防能够降低但并不能消除流感的风险,停药一段时间后会重新恢复对流感的易感性。所以不推荐对儿童常规进行药物预防。
06 阿奇霉素等抗菌药对流感有作用吗?
包括阿奇霉素在内的抗菌药物对于流感病毒感染都是无效的。但是,倘若发生流感病毒和细菌或者支原体的混合感染时,医生也会考虑联合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和抗菌药。
07 发热是孩子的典型症状之一,居家护理要避免哪些误区?
给孩子服用退热药的主要目的并非是将体温降到正常,而是在一定程度降低体温的同时提高孩子的舒适度,让孩子舒适且安全地度过发热期。
首先,不能同时使用两种退热药,这会增加孩子肝肾的负担,导致不良反应;也不建议两种退热药交替使用,因为这样并不能增强退热效果,反而可能弄错时间、甚至致使药物过量。
其次,家长为孩子选择退热药时,既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药物,也要认真阅读说明书,严格依照说明书的要求规范地给孩子服用,留意剂量和时间间隔,切不可因为孩子的体温没有降到正常就随意增加服用的剂量或者次数。
最后,如果同时给孩子服用复方感冒制剂,一定要阅读药物成分表,避免与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如退热药等成分重复,如有重复请谨慎使用,以免药物过量。
在日常生活中,应当让孩子保持规律的作息,保障充足的睡眠;在饮食方面,要注重营养,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同时,避免家庭环境过于干燥,保证湿度,有助于孩子康复。家长也应当注意,孩子发热后既不要进行捂热,也不要让孩子再次着凉。家长应当保持平和的心态,对孩子发热既要重视,又不要过度焦虑,认真观察孩子的状况,帮助孩子尽快康复。
08 出现高热惊厥该如何处理?
要是孩子出现了热性惊厥,家长一定要保持镇定,不要惊慌:(1)让孩子侧卧或者头偏向一侧,清理周围有尖角的物品,确保孩子在惊厥发作的时候不会受到伤害。(2)惊厥发作时,不要往孩子口中塞入任何东西,也不能给孩子喂食任何东西,更不要试图通过按压肢体来阻止抽动。(3)记录惊厥持续的时间和发作的特点,如果惊厥持续时间超过 5 分钟或者既往有过惊厥持续状态的发生,应当呼叫救护车。多数情况下,热性惊厥会在 5 分钟内停止。
09 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绝大部分感染流感的儿童都是轻症患者,可以进行居家护理,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当及时就医:已经确诊流感的儿童出现超高热、高热不退或者发热时间超过三天,精神状态差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胸痛,胸闷,乏力,口唇发青,面色不佳,频繁呕吐或者腹泻,抽搐,拒食,尿少或者尿色变红,肌肉痛明显;或者出现症状反复,比如流感症状缓解后再次发热等均需要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甚至产生危险。
10 哪些儿童属于流感重症高风险人群?
患上重症流感的高风险儿童包括:年龄小于 5 岁,尤其是 2 岁以下的儿童;存在基础疾病,例如哮喘、肿瘤、肾病、免疫缺陷、正在服用抑制免疫的药物等;肥胖儿童也属于高风险人群。当高风险人群在流感流行季节出现发热时,要高度重视并及早就诊,一旦考虑是流感病毒感染要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如果没有禁忌证,流感重症高风险人群应当在流感季开始前积极接种疫苗。
11 孩子患流感后会有后遗症吗?
绝大多数儿童感染流感后不会遗留后遗症。但在流感体温恢复正常后,咳嗽和流涕可能还会持续一周甚至更久,治疗方面依旧是以对症为主,保持空气湿润,促进气道恢复,咳嗽如果严重影响到休息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镇咳的药物。部分儿童可能因为气道高反应性而长时间咳嗽不愈,尤其是有湿疹、喘息病史的孩子,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12 如何预防流感在学校及家庭中传播?
学校应当在流感季开始前,组织动员学生和教职工接种流感疫苗;要对学生及其家庭加强健康教育,帮助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环境卫生等;教室应当定时通风换气;学校要对学生开展体温监测,及时发现患病儿童;学生一旦感染流感病毒,应当居家休息,不能带病上学;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孩子患上流感后应当居家保证充分休息,均衡营养,多喝水,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家庭成员保持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注意环境卫生,注重咳嗽礼仪。如有条件,应当尽量做好与患病家庭成员之间的隔离;如果不能隔离,应当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此外,室内要定时开窗通风,但在冬季还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