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时就买了《活着》却一直放着没看,直至今年春假在高铁上把全书读完,具体细节现在已不记得,但真实、直白、残忍的风格打到心上,因此接触到了余华的另一部作品《在细雨中呼喊》。
《细雨》不是线性的叙事,而是按“孙光林”琐碎闪烁的记忆编织起来的。本书以孙光林6岁离开“南门”前的记忆铺展开来,虽被城镇的养父领养,但五年后由于养父偷情自杀,12岁时又回到了南门,残酷的少年生活便由此开始。
回家乡后,这个无知、愚蠢的农村家庭没有给予他温情,取而代之的却是冷漠的家庭关系。弟弟因救人而死,除去善良的母亲,父亲兄弟对其死亡没有任何的难过,甚至被当作成为英雄家属的筹码;父亲与隔壁寡妇交欢,偶然发现哥哥竟然也与寡妇有肉体关系,父子的乱性让孙光林的悲剧性格进一步加深;父亲对哥哥媳妇的强奸导致哥哥将父亲耳朵割下……之后母亲病逝,浪荡的父亲在酒后摔入粪池被淹死,搞笑的是被路过的同样喝醉的罗老头当成了死猪。书里虽然直白的表达了孙光林家庭的悲剧,但也穿插着类似的黑色幽默。
种种事情差点让他忘记在“孙荡”被领养的五年里,他也有过温暖的亲情和友情。养父为我上学买了新的最大的书包,在不故意责怪我后会羞愧和疼爱地望着我,带我吃好吃的赔礼。在孙荡也遇见了回忆里唯一一位真正的朋友“苏宇”,两个单纯善良正常的少年看起来与当时不正常的环境格格不入,两人惺惺相惜,苏宇却因脑出血无人发现而死,我也失去了唯一的友情。孙光林也有过爱慕的美丽的人儿,但竟然最后跟音乐老师搞起了师生恋,我对爱情的美好幻想被打破。孙光林在去北京上大学之后终于结束了前面18年的悲剧生活,但沉甸甸的记忆在他的内心深处牢牢扎根。
虽然描述的是1960年起发生的农村男孩孙光林的故事,但在许多细节中很多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有人像孙光林一样孤独,在生活中寻找相同的影子;有人像大部分小男孩,青春期对性的幻想与恐惧;有人像冯小青年轻时不顾一切追逐爱情。生活永远不会按预想的发生,它会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当头一棒,但仍要对未来充满期待,我们在面对过去时,比面对未来更有信心,因为未来充满了冒险,充满了不可战胜的神秘,只有当这些结束后,惊奇和恐惧也就转化成了幽默和甜蜜。
我本人也不再像过去一样假装有很多朋友,虽然有时寂寞,但慢慢觉得孤独也是一种跟自己的相处方式,也是一种普通正常的情绪,就像高兴、难过、幸福、无聊一样,有朋友时开心热情地相处,独自一人时也怡然自得,不再恐惧于这种状态。
摘录一些书中比较喜欢的文字:
1、我的弟弟不小心走出了时间。他一旦脱离时间便固定下来,我们则在时间的推移下继续前行。孙光明将会看着时间带走了他周围的人和周围的景色。
2、他葬身于最肮脏的地方,可他死去时并不知道这些,他就完全有理由在寿终正寝时显得心安理得。
3、我不再装模作样的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4、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5、我在月光下看着苏宇,他没有立刻往下说,而是仰起了脸,我也抬起头来,我看到了斑斓的夜空,月亮正向一片云彩缓缓地飘去,我们宁静地看着月亮在幽深的空中飘浮,接近云彩时,那块黑暗的边缘闪闪发亮了,月亮进入了云彩。
6、我父亲就像当时所有依然活着的人那样,习惯于将暴君这种可怕的意思放在死者的坟顶,而他们自己是文明和优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