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2016年还剩下51天的时候,我离自己定下的目标还有75张图。因为懒散,即便到了12月,我仍旧没有好好动笔。我对着剩下的日子发呆,每一天都在想要怎样才能画完。
一
熬着熬着,忽地收到群主丢丢发来“24小时画三十幅”的挑战公告。
公告!公告!公告!!!
丢丢画家发起一个画画挑战“24小时画30幅画”,你敢来吗?
1.题材不限
2.要求:每幅画要画到自己满意的完成状态
3.挑战失败者,在群内发100元红包
4.参赛者:所有想要画画的人
5.开赛时间:12月11日(星期天)00:00~24:00
我非常喜欢类似这样的挑战。原因有几,其最重要的“挑战失败要发红包”这项刺激了我,逼我正视。
一
话说开赛当天我窝在床上煲剧一直到中午。因期间挑战群的一位战友已经率先抛出三十幅,直觉告诉我不能再躺在床上磨叽了。于是我一个骨碌起床,出门找鸡翅吃和电影看。
有点大跌眼镜,是吧?
鸡翅是因为我最近煲的韩剧太多,撩起了我的食欲。午饭实在不想在家吃,于是我找了个借口跑出去。在寻找吃的路上,忽然想看新海诚的电影《你的名字》。这部号称“非常”宫崎骏风格的动画,像块蛋糕,诱惑着在画图路上毫无进步的我。
我磨蹭着买完了鸡翅。然后在电影院的楼下水吧买喝的。那家店虽然设置在电影院楼下,但一直都是很少逗留。大多数人像我,选择买完直接上楼。我想我在挑战赛当天应该是秀逗了。当店员说我挑选的那杯柠檬红茶需要等十分钟,让我等候一下的时候,我竟然真的坐下了。
坐下了以后,我就不想动了。幸好当时没有买十二点左右的电影票。
我坐下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和笔,随手画了几张图。我给自己的设定是,画完十张,不,至少五张,那我就可以上楼买票看电影了。我就抱着这个无比可爱的想法画画桌上的小花篮,落地玻璃外的公告牌,落地玻璃上的圣诞树。
丢丢说要画到自己满意为止的一张图,我想我是做到了。起码我在构图和画图的时候都很开心,画一张图画到满意才收手。就这样子,我在两个小时内完成了5张图。(以下纯属对观影过程的念叨,可跳过。)
“因为心念叨着电影,所以在画画的两个小时里不停地刷新电影的时间。最后决定去看下午两点的《你的名字》。我挑的是巨幕厅,坐在居中的位置。买票的时候没在意,等真正坐好后才发现我位置的隔壁也是一位自己过来看电影的人。是个男生。
印象中,对日本动画感兴趣都是宅男。男生是因为什么原因自己来看电影的呢?我没兴趣深究。但对于我自己一个人来看电影这件事,我很舒服和自在。先不论过来电影院结对看电影的人多少是有共同感兴趣的,但基于我曾经有过的不太愉快的观影经历。我其实也喜欢上没伴的时候自己看。
自己看,就不用听到旁人对我选择的电影有过多评价。自己一个看还可以笑得很开心。当然这不是我对结伴过来的那个有抱怨,但是没有可以讨论的笑点,没有可讨论的细节,总觉得有点委屈了跟我一同过来观影的那个人。我不知道坐我隔壁的那个男生是否与我有一致的心情,所以才选择下决心自己看。
电影真的很好看,不但有笑点,还有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故事情节。因为来观影前还是有那么一点功课底的,所以对于新海诚这次拍的动画有宫崎骏的风格这件事,我本人表示赞同,又不太赞同。
因为《你的名字》里有一俯拍小镇,小镇因为电源紧急关闭,一盏盏灯熄灭的那一幕惹哭了我。我忽然想起了那年独自一人报团去泰国玩。因为是夜班机,飞在夜幕里差不多两三小时,终于可以盘旋降落了。飞机在等待降落,绕着城市盘旋。我从窗望飞机底下,是有暖黄色灯光的城市。城市很陌生,灯光却很温暖。不知怎的,温暖袭上心头,只觉得我终于可以远离小城的寒冷,来到一个四季都是夏的城市了。
就是《你的名字》的这一幕像是在挑起我的回忆一般,惹得我往后每次想起,鼻子都是酸酸的,泪意萦绕。我在观影的那一刻觉悟自己喜欢出门的原因,不过是想看不一样的风景。
二
看完电影,脑子里浮游着各种感受。我重新回到楼下的那间水吧,点同样的一杯茶,坐在那里继续画。可我坐不久,因为三十张的压力在逼迫着我。我没办法定下心来随机画图。于是我在草草地完成第十二张图后,果断回家。
回到家,大约六点。父母开始准备晚饭了。我没太大胃口,估计是中午鸡翅吃得太欢乐,我打算继续作战。
我一边打开电脑,一边在大脑飞快地计算我剩下十八张图的用时。我既紧张又兴奋,还有责怪自己为什么要在白天的浪费时间。各种奇怪的感受夹杂在一起,实在受不了,就上群吼了两句,问丢丢为什么要在24小时挑战三十张。
我没有得到即时的回复,因为大家都在忙着赶画的路上。吼完了,我还是害怕,但却很快地收回了情绪,心里念叨着能完成多少是多少。我打开了看着想画的图片,挥动着钢珠笔,不再停下来密集地画。我算了一下,我二十五分钟能画一张半。一张令我满意的完整图,另外半张是已经开始的第二张图。
我找来了自己自拍的所有图片。我也不知道画断水几支笔了,一支?两支?反正画完了自己,找来了几个小伙伴发来的图继续画,再来就是一些以前收集下来的帽子街拍图。一条又一条的线条画下来,就这样一张张地画。画完了想画的帽子图,又继续画自己。
期间,丢丢也完成了挑战。她关切地问我是否需要素材。我想了想,不需要。我就是想有个伴说说话,在我很想放弃,又必须坚持的路上有个人跟我说说话。于是,我哈哈笑着说我只是想调戏一下人。
将近十点,早睡的父母早就上床就寝了,我也终于画完了。终于放下心来打开网络看群信息了。这个时候,家里的网络又莫名地不行。我只能用自己的手机网络,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挑战群原来才只有四个人!
我疑惑了,画画群里少说也有上百人,竟然才只有四个人应战。我看着有点觉得自己是找苦来吃。不过更多的是从心底油然升起的自豪,我竟然完成了挑战。意犹未尽地想参加下一次的挑战。于是我问丢丢,一天能画多少张水彩?
丢丢说,三十张。
三
24小时三十张水彩?!这是什么概念,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话,我在钢珠笔的修炼告一段落的时候,可以考虑玩水彩。
幸好网络还是有点用处,
待发完图片,我很自觉地在2016年的目标数里减了30张。下班回家的妹子看了我画的图,竟不约而同地挑了一张帽子图人像图当头像。
我有点意外妹妹对我数张效果图的认可。或许突破自己,尝试不一样的画法是进步的最佳方式。
接下来的两天,我画的图竟意外地被丢丢点评出“大气”。虽然我也不知道大气在哪里,但旁外人总能看到画者不一样的心情。这夸奖来得很突然,我想了想回复说应该是挑战带来的良好反应。
这是为妹妹画的自拍照,其实与她本人一点也不像。我笑着对妹妹说,我是拿她来当表情练习的。
为了实践丢丢提出的“不浪费每一张纸”,我重新画了一幅《迎》。
周末加今天画了好几幅。这样子加加减减,离我的目标又近了很大一步。
每天画一幅画,到2016年底画够85幅。
这是在第85天的时候,想送给2017年到来的礼物。
四、题外话
说实话,这几天我试图在挑战密集式画图的时候,我会画着画着不知道自己在为了什么而画。特别听到试图亲近的人对我说“我为什么那么装”的时候,我忽地心一冷。我试图辩驳“没有”。
他丢给我一句“看你的头像一天换一个就是装啦”。
我忽地不能理解,这应该是我的劳动成果。我没选择在朋友圈高调晒图,刺激一众比我还“玻璃心”的大众。我只是想在选择更换自己头像的同时提醒自己今天是否画到满意的图。是那种满意到能用来当头像的图,可以随时拿来当手机屏保的图。我有点难接受他所认为我“装”的含义。
本来想怄气地辩驳一番,但到口的想解释,发现还不如安静地寻思自己为什么画图?
究竟是为了什么而画?
我想是完成后的满足感:
我想画时装图很久了,画完重看,我竟很满足。
我喜欢色彩,当时感觉画得不怎么样的水彩,过后看竟是这么美,我很满足。
我在使劲找素材,痛苦构图,平静画完,过后看竟能想起画的过程,我竟很满足。
满足感推动着我变得不满足。我想我是在试图亲近的人眼里很“装”,但我会如你所见,我会“装”更多,谢谢你的关注,我会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