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郑州感恩日记 22 : 我为什么不继续付费参加新媒体写作课程了?

2025年10月20日。

郑州又下雨了,而且继续降温,最高温度只有10℃。

早上推开单元门,一阵风裹挟着湿冷的寒意直往领口里钻,我下意识地把外套裹紧了些。

今天已经是我参加拆书营的第7天。

周六,我花了整整10个小时完成了一篇拆书稿。当最后一个字落定时,感觉整个人都被掏空了。可课程还在继续,新的任务接踵而至,我望着落下的课程进度,心里沉甸甸的。

下午收到了老师修改的稿子。文档里密密麻麻的批注像秋天的落叶,铺满了屏幕。我逐字逐句地读着,忍不住感叹:原来这里可以更简洁,那里的表达可以更有深度。差距,就这样具象化地呈现在眼前。

课程接近尾声,长期班的推广开始了。平心而论,这几天的干货确实很多。老师们的认真负责让我感动,更打动我的是那个实实在在的接稿群和变现渠道——对每个想要写作变现的人来说,这太有诱惑力了。

我对着报名链接发了好久的呆。

最终,还是没有点击支付。

不是课程不够好,是我突然想明白了:现在的我,缺的不是方法,而是持续的练笔。回顾这些年参加的写作营,方法论学了一堆,标题技巧、爆款公式、结构心法……

可真正下笔时,依然举步维艰。

原来,懂得了很多道理,和写好一篇文章之间,还隔着千百次的练习。

“剩”者为王。我对自己说:先写满一百万字再说。

我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语言不够凝练,思想流于表面,整合分析的能力还远远不够。这些,都不是再报一个课就能解决的。它们需要在日复一日的写作中,一个字一个字地磨,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地改。

这,也是我决定日更这个公众号的初衷——用输出倒逼输入,用坚持见证成长。

下班了,外面的天已经黑透了,办公室里就剩我一个人。

忙完了工作上的事儿,我在电脑前敲下这些字。路还长,但只要一直在写,就是在往前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