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午正在工作的时候,忽然微信群聊里传来一条消息。
随手点开一看,是一朋友发来的,姑且称他为p同学。
p同学的消息内容是:好无聊啊,有没有谈谈人生的!
接着,就是p同学抱怨工作各种无聊的种种。
02
p同学,今年二十八岁,毕业后就一直在一家国企上班,五险一金,工作稳定。
表面上看去很是风光,不过,跟p同学接触过后才知道,原来他们还真的是表面上看去很风光。
得出这个结论,也是根据我另一名大学同学老五的经历而来。
p同学和老五是同事,比老五早进公司一年,两人年纪相仿,志趣相投,认识后一起在高大上的国企奋斗着青春,挥洒着汗水。
据老五讲,他2013年刚入职时月薪拿到手里仅仅1000元(好吧,我只想问,老五你是特么怎么活下来的)。
老五说,没办法,刚毕业,没经验,国企嘛,以后就会好了。
别说,还真被老五说中了,三年后,老五的工资涨了,由原来的1000元,涨到了2000元!!!
p同学更惨,据说不增反降。
为此,两人经常把酒论英雄,弹指间,怒发冲冠,怨气冲天,啤酒瓶灰飞烟灭。
03
也能理解,遇到企业各种不公平的待遇,抱怨无可厚非,谁特么也不是圣人,都是为了生活,为了钱,再忍忍吧。
后来,到了2016年,老五和p同学的薪水还是跟他的工作一样,超级稳定,2k工资始终呈水平线迅速发展。
这下子,两人怨气更大了,都嚷嚷着说要辞职,另谋出路。
最后,老五开始了苦逼的求职之路,而p同学继续留在公司观望。
04
一晃眼,又是一年过去,2017来了。
老五已经找到一份工作,说不上多好,但却充分发挥了他的技能知识。
而p同学依然在原公司稳定观望。
今天,p同学再次抱怨,说想辞职,但网上看了几个公司,没有合适的。
我:你可以设想一下,今年继续待下去,会不会改变?还有没有晋升的空间?
p同学:晋升估计够呛。
我:既然是能够预见性的未来,那就果断改变,裸辞!别给自己留后路了。
p同学:但是裸辞,我没有老五那么有魄力。
我:那就别谈人生了,想这么多,又不去做,有特么屁用!。
p同学又开始找借口,说自己学历低,即便辞职也找不到好工作。
05
其实,我很能理解p同学这种纠结的心理,毕业后就一直在一家稳定的单位工作多年,对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性质以及身边的同事早已融入到了一体。
即便工作待遇有千般不好,但却有着心理上的舒适区:适应。
倘若让他们现在离开稳定,离开舒适区,重新面对求职,重新面对新的环境,重新面对新的同事,他们心理会很恐慌、很害怕,因为长期的稳定,使他们经验单一,害怕跳出体制,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加入陌生的群体,找不到自身的价值感,更多的是不适应。
相信和p同学一样心理的大有人在,对自身境况各种不满,却又畏缩不前。
但,不能仅仅因为畏惧,就不去改变。
失败者,总是能为不成功找到各种理由。即便大好机遇来到,他们也不敢行动,从而错失良机。
而那些成功者,往往总是想到就去做,雷厉风行,杀伐果断,有一种天下霸主的风范!
他们不怕失败,甚至他们从没想过失败,在他们眼里,只要行动,就必定成功!
无非就是两种结果:你踏出一步后,结果并没你想象的好,但也不会比你原来更差!
另外就是,你的行动,给你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改变,提高了收入,你开始过上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种有钱任性截然不同的优质生活!
想法,人人都有,唯一的区别就是能否将想法快速转变到行动上。
想和做,真的不一样!
06
有人可能会说,换工作是人生中的大事,不深思熟虑,不考虑后果,这样的行动不可取,是不成熟的表现。
说的对!
但,我要补充的是,倘若一个想法,一个打算或者一个决定,不定期在你脑海浮现,甚至超过了一个月的时间,那么,别他妈的犹豫了,赶紧去行动吧!
持续的深思熟虑,就是拖延!
最后要说的是,改变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持续性的行动。
不管怎样,都希望p同学最终能做出自己最中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