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安全感是亲人踏实的存在。
姑姑家三岁的儿子,是个可爱的小胖墩,很招人喜欢。可就是有个习惯让人头疼不已:每次睡醒,第一件事就是嚎啕大哭,直至他确认了爸爸妈妈在自己身边后,才会停止哭泣。
而这一现象,同样出现在我叔叔五岁的女儿和我那尚小的侄子侄女身上,久而久之,我突然灵光一闪般的开窍想明白了:孩子尚小,他们缺乏安全感,而能给他们带来踏实心安感觉的也只有他们内心最至亲的那位了。
想来,年幼的自己也是这般呢。从最开始一直要赖着和母亲睡觉,到每当自己一个人在家守门那时,心里最盼望见到的就是父母,渴望着他们赶紧回来。尽管课堂上和老师模拟了N遍“如果陌生人来敲门,该怎么办”的情景剧,可真到深夜自己独自守家时,那种不安随着寂静越来越深,内心就越恐惧害怕。那时还小,不知道何为安全感,就知道心里不安宁,因为年幼,没有足够的能力自己保护自己,所以要依靠亲人的庇护,才觉着“哦,安全了”。
越长大越孤单。随着对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明确,才发现:长大后,安全感是自己坚强的内心。
一般说来,谈到安全感,大家很容易就联想到男女朋友之间,普遍认为男朋友应该给女朋友足够的安全感,才是称职的男朋友。但世界上还有一种生物叫“单身狗”,如果按前述的讲来,那“单身狗”们岂不是根本没有安全感可言?难道长大后还没谈恋爱就不存在所谓的安全感吗?那你要那些“单身狗”们怎么度过夜深人静的短暂黑暗时光?
其实,安全感只能自己给予自己。日日夜夜的努力、奋斗,无数诚意和汗水的积累,让人内心强大,一个人走夜路也能放声歌唱。
曾经的我,从未想过自己可以走过那段艰辛困苦的日子,周围的人都催我赶紧找个男票,别再只身一人、孤孤零零。我告诉他们“我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在经历差点被人贩子骗走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慧眼看人;在奶奶去世的那个晚上,我可以平静地接受奶奶不在了的事实;在宿友都回家了的时候,自己一个人也能很好地守着空荡荡的宿舍过完一天又一天,一晚又一晚……所有的,都是我自己慢慢向生活学习而来的。
安全感不够,自己就去多学习一门武术;怕陌生人跟踪,多去学习些防御知识;内心感到不安时,多给自己一些鼓励“你能行的”“还没有什么是你怕的”……反复告诉自己,让自己感觉心安,随之也会平静下来,要记住:在没遇到那个能给你足够安全感的人之前,自己也要给自己安全感,不要依赖任何人。因为没有一个人能陪你走到最后。
我足够强大,所以我不怕。那些我们都经历过的难熬的时候,愿你能顺利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