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圣人之学》感悟

    第一,心即理。第二,知行合一。第三,格物致知。

  心即理5条法则:1,觉存在。

觉即一切,一切即觉。

3,一切都存在于当下。

4,你给出去什么感觉就接受到什么境遇。5,除了以上4条法则不变外,其它一切都在变化。

    知行合一,分三种境界,你在这三种境界中就是知心合一。

第1种,兴奋。说明你做一件事情已经忘我了,这种状态可遇不可求,你不是想兴奋就能兴奋起来,它是你在长期的知心合一之后,你显现你的天赋才华之后,你才会达到的状态。

    第2种,享受。是喜悦,是快乐,比兴奋要弱一些。

  第3种,和平。如果你做一件事情既不兴奋也不享受,那么最低的要求是和平的,和平的意思是你内心不会不和平,你内心至少是平安的,不可能纠结,混乱,恐惧。

  做一件事情,要么兴奋,要么享受,要么和平,这叫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就是接纳,就是觉,就是观,就是行,就是照。多次的格物致知“行深”,就在一步一步的渡一切苦,乐就升起,奇迹就显化。

      圣人之学的核心: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圣人之学,就是千古圣圣的点滴骨血。

    圣人之学就是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圣人之学是道,其余是术。

      圣人之学是修一颗心。

    儒释道都活在道中。

  儒释道的精华就在阳明四句教中。

    2020.1.5周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文] 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后章‘作新民’之文, 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
    汉唐雄风阅读 8,549评论 0 5
  • 十六字心传 点滴骨血 信愿行证 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体悟实证成果最大声 ...
    唐润珠宝阅读 3,613评论 0 1
  • 点滴骨血 信愿行证 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体悟实证成果最大声 孔子流亡14...
    走心文化钟叶老师阅读 6,497评论 0 6
  • 姓名:刘宇(单位)哈尔滨中央红小月亮超市有限责任公司【日精进打卡第276天】20190415 融入六项精进: ...
    彤彤_9e38阅读 1,345评论 0 0
  • 又一次这样拮据,到借钱的地步! 记得上次还是刚出来闯荡的时候,把剩下的最后三千块钱给他转过去,自己的剩余已经成为负...
    简单木子阅读 1,00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