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去沙湖,纯粹源于1995年的记忆,不知是时间太久,还是我的记忆有误,完全看不到当年的景象,甚至怀疑曾经是否去过沙湖,银川的沙湖却是我记忆里不时重现的画面,又岂仅仅是风景。
隔着29年的岁月,在看过更多的风景后,走进沙湖,感觉就是一个公园,只是比普通公园大许多。沙湖,顾名思义,就是沙漠与湖泊,中心部分为湖泊,湖的南岸为流动沙丘。这里被称为“塞上江南”,既有水乡的灵秀又有沙漠的雄浑。
我们先乘景区观光车游览湖泊,与其它地方见过的湖泊相似。山顶上有一个鸟博物馆,可以俯瞰湖泊,算一点特色。待走到中心湖的玻璃栈道,看到湖面上的芦苇、成群结队的天鹅、飞来飞去的鸟,方感到些许沙湖的魅力,虽说这样的景色在江南常见,但在荒漠的西北已是罕见。倘若常住银川,不时沿湖边散步,定会很惬意,不是像我们这样的游客能感受到的。小憩后,乘船前往沙漠。
这里的沙漠起初让我很失望,完全没有在内蒙看到的浩瀚,也无记忆中的苍茫,就是一个小沙坡。未去之前,跟儿子说,可以滑沙、骑骆驼,很有趣,源于1995年的记忆。当然,现在也可以滑沙、骑骆驼,还有更多的娱乐项目,但看到小小的沙坡不是小孩在玩沙,就是美女在摆拍,便失了兴趣。
坐在沙坡上,看见远远的、稀稀拉拉的骆驼队伍,1995年一家四口骑骆驼的画面又浮现眼前。那是我们一家四口最后一次旅行,是我第一次看见沙漠,第一次骑骆驼,第一次滑沙。父亲选了一头身材高大的骆驼,给我和妹妹选了一头小骆驼,母亲那头中等。按惯例,父亲骑在最前面,我和妹妹在中间,母亲最后。我们夹在一群庞大的骆驼队伍中,父亲以为他瘦小的身躯借骆驼高大的身材还是可以像从前那样冲在最前面保护我们,却不知一头骆驼的头碰到了父亲的腿,他一脸惊恐地说:“别亲我呀!”我赶紧抓拍下来,成了我记忆中不时重现的画面。三年后,父亲便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们的四口之家走散了。
问儿子要不要骑骆驼,他摇头。这里的沙漠就像游乐场,完全没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感,更无我记忆中的震撼。从沙坡下来,我们沿着栈道往前走,一边湖泊,一边沙漠,沿途的沙漠比起初看到的高大了一些,终于见到可以滑沙的地方,赶紧让儿子体验一下,待我们气喘吁吁爬到坡顶,看到沙坡还很陡,想到弄一身沙还不能立即洗掉,便不想去尝试,先生也不想去,仅儿子去了。看到儿了坐在滑沙板上向下猛冲时,我竟有些紧张,忘了拍照。那年,父母让我和妹妹滑沙,他俩就在旁边看我们,还给我们用胶片相机拍了照。犹记得我冲下坡时又兴奋又惊恐的表情,照片在老家,那画面早已刻在我的记忆里。而今,我们看着儿子滑沙,父亲却只能在天上望着我们。
旅行,还是要趁年轻多走些地方,多尝试多体验,虽说年纪大了有年纪大的玩法,但精力、心态毕竟不同了。
继续沿栈道往前走,儿子提议划船去。坐在船中,时光倏然慢了下来,父子俩的谈话声远去了,望远方的山,临近处的水,又有一种不知置身何处之感。相似的景,不同的人;风景中的我们,看风景的我们,多年后,照片上的我们。寻常景、寻常人,总是在回忆中“只道当时是寻常”。
沿栈道寻找沙雕,快走到尽头时,总算看到了沙雕园。印象最深的是“美人鱼”沙雕,蓝天下,“美人鱼”望着前面的湖泊,她是“海的女儿”,这里,她是“湖的女儿”,守着最爱,守着初心,守着童话。
走完栈道,差不多走完整个风景区,却感到湖泊那边还有美景没有看够,想着乘船往返时再去,岂知往返的船没有停泊,直接就到了景点出口。
望着景区门口江泽民的题字“沙湖”,再次怀疑29年前是否来过这里。29年,足以让一个孩子成长,青年走向中年,更勿说一个景区的变化。风景不总是旧的好,以为好,依然是对往昔的怀恋,对永不再有那片风景的怀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