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情商这玩意?

在一个交流群里一直默默关注着一个人,经历了一次跳槽,想看看ta究竟如何?

每一次发言的内容,大抵是学校的一些不公正不公平待遇、身边同事的闲散不负责以及跟领导之间的“恩恩怨怨”。

不得不说,从本职工作上,这肯定是一个所谓的好老师,恪尽职守、辛勤付出。

但是,为什么无法与同事与领导相处愉快?

原因一定是单方面的吗?

我们可以用非常简单粗暴的表达——情商不高!

那么,这个被用烂了的词,到底何谓情商?

不谙世事的时候,以为情商就=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违背自己的意愿哄别人开心;年长一些后,发现好像并不是那么贬义的词,情商也是一种能力,一种让别人舒服的能力;直到现在,才突然又领悟到,所谓的情商,其实与别人无关,最重要的还是根植于自己内心的能力——自洽的能力!

何出此言,想到这个群内的ta,不禁联想到了前期培训那个北大学识渊博的国学大教授,学识没毛病,但是张口闭口与领导政府敌对的状态令人不适;想到了大学时文学选修课程的那个老师,照样学识渊博,却在一件请假事情上令人头痛万分(学校校庆演出,不论校方院方个人出面请假,一律旷课处理,原因是无论你是什么原因你就是没来上课……),当时百思不得其解,好像有点道理,好像又觉得做的太过分了,如此执拗……

这一类人归在一起,突然想明白了一个事情,关于“和解”。与自己的和解、与单位同事的和解、与社会的和解……时常陷入一个敌对的状态,并表现出一种莫名其妙“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的所谓坚守和孤勇。

“傲慢让别人无法来爱我,偏见让我无法去爱别人。”

不得不提曾国藩,最近学习《曾国藩家训》的过程中,常常忍不住拍手称赞,真乃大智慧,曾国藩提到“忍让”二字,所谓“忍”,其实不是一味的妥协和低声下气,而是一种圆融和自洽,最难得的是一个“让”字。

群内的ta,抛出一个问题,“在教职工群公然发了一句牢骚,领导找谈话怎么办?”

经历了年轻时的不懂事,让我明白了,何谓真正的成长?真正的成长源自:一切问题都是我的问题。

我将此句话作为自身的工作准则,“一切问题都是我的问题”,无法改变别人,能改变的永远是自己。向外打破的是鸡蛋,而向内打破的是生命。

所谓适者生存,哪怕周边真的存在那么多的不合理不公平、那么多的“坏人坏事”……然后呢?

自洽的能力,与周身一切和解的能力,是一种让自己舒服的情商吧,最终的一切所谓“情商”,还不是让自己少点冲突,舒服些么,何必跟自己跟他人较劲?

“有的时候,越是学问大,钻的深的人,越容易固守己见,钻进死胡同……”,林则徐睁眼看世界,曾国藩却把世界看进了心里,跳出自己的固有思维和知识层次,有这样大的格局和视野,推动洋务运动,实乃令人佩服。

看不惯的人、看不惯的事,多了去了,也不差那一双看不惯的眼,放过自己,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最重要。

“心有雷霆面若静湖,这是生命的厚度,是沧桑堆积而成。”2020最爱的麦家的《人生海海》,进一步表达了罗曼罗兰的观点,何谓真正的英雄?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仍然热爱!

愿你我安好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