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杰曾说:“ 在本性和自我认知方面,别人眼中的我们,与我们现实里的自己,相去甚远,不能取信。”
人在非完全理性的状态下总是很容易对周遭人或物以及自己产生误判,而人在大多数情况又总是无法完全理性,所以我们会天然地先站定某种立场再做出之后的选择,“失真”便由此开始。
你一定听过有些人提醒你“他人即是地狱”,也一定见过有些人常常自命不凡,我们说人生是一场游戏一场梦,但人生与游戏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并不能开启全图式的上帝视角,更多的人与事是隐藏在“战争迷雾”中的,所以很多人爱相信“直觉”这件事,在科学的“认知偏差”理论中,它被称为“知觉”——知道、认识、并觉察——一种容易受心理干扰而盲目的东西。
如何破除直觉陷阱是作者在本书中要讨论的话题,格列布·齐珀斯基博士列举了十七种常见的“认知偏差”现象,从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可以分为社会比较偏差、晕轮效应、透明度错觉、自我中心偏差等等,有些你一定耳熟能详,例如乐观与悲观主义偏差,有些你也许理解,但毫无防备,例如权威偏差。
认知偏差就像是包装完美的陷阱,人类因为下意识的反应,例如战斗、逃跑等行为,在生命受到威胁时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这让他们误以为本能的反应往往是有效的,但面对很多琐事、麻烦、挑战时,更理性更系统更符合逻辑的决策才能适配一切的场合。其实在面对作者给出的这十七种认知偏差以及它们的对抗方法时,我们讨论的,并不是正确的或者错误的,而是好的或者更好的,用“直觉”来减少麻烦,用“认知”来应对挑战,这才是该有的样子。
以基本归因偏差为例,作者如此评价我们的大脑——“不擅长区分谎言和真相”——在这里体现的极为直白。何为基本归因偏差,学术上说,这是我们的即时本能反应将他人行为归因于个性而不是情境,却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情境而不是个性,用现代化语言来形容,就是“双标”。双标展现的是人类在团体生活中最常见的本能与现实的对冲,“他就是这种人”之类的话术会很轻而易举地规避逻辑,而将错误推给对方。当你说出类似句子的时候需要警醒,你此刻正落入认知的陷阱,所以不要急着下结论,利用“预测未来”纠偏策略来思考你以为对方犯下的错误,并尝试多找到几处合适的理由或是支持你判断的东西,这才是正确的相处模式。作者说,让我们的思维慢一点,便是如此。
“慢一点”是解决大多数“认知偏差”的良药,尽管在实际应用与逻辑改善上,不同偏差需要不同的心理暗示进行辅助,但底层逻辑是不变的。如果你对不喜欢的人越加看不上眼“尖角效应”,或是对喜欢的人越加偏爱(晕轮效应),是否可以先问问自己,你喜欢只是某种特质,还是这个人;如果你过于高估他人对你的认同(虚假共识),可以先回想过去,有没有存在你和他人交流与相处的障碍;如果你太低估情绪起伏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共情鸿沟),那么最好的方式是换位思考,先学会倾听,然后让情景再现。
“慢一点”避免的是一次次可能消弭的矛盾,是过去你只会用冲突和逃避解决,现在变得更智慧的证明。人与人的相处很难,正确合理地判断一个人就像是要把冲好的咖啡过滤成咖啡渣与水,需要有耐心,有工具,有方法;但人与人的相处也可以很简单,慢一点,想清楚你此刻是否正在陷阱之上,拒绝直觉判断的快感,用心听对方的声音。
你的出身、环境、经历等等因素都会造成认知中如同“色盲”般的差异,它们在干扰你做出判断的底层逻辑,也许你会以“真性情”和“向来如此”来掩盖自己犯下的错误,但那只是潜意识里的不得已而非你真正想做,不可否认,它们是生活中的双刃剑,只有早一刻认清现实,你才有更多做出正确选择的机会。而当作者将我们的大脑反应比作是一辆开启自动驾驶的汽车时,你就能明白,规避错误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听从认知偏差,多给自己延迟反应的时间,自己把握住方向盘,才有选择赛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