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江女乘客的过激争斗,可能只想证明“自己不是好欺负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体验:在人群中,他人对自己表现出轻佻或是怠慢的言行,相比单独在一起的场景,在群体中的你更易怒火中烧,爆发出来。

姑且把这种情境下的夸大言行称为内心安全、自尊的需要。因为如果很温和的回应或是容忍,可能会让旁观者对自己持一个消极的态度。但这种反应、选择到底值不值得推崇呢?每个人都会选择这样的反应吗?

从这一次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的原委来看,那个女乘客表现出了典型的应激反应。在人际情境中,当女乘客被告知公交车不在她目的地停车时,可能司机语气也不太好,这就直接导致了她决定要武装起来,不要让别人认为自己好欺负。于是,激烈的争斗出现了,结果是整车一起掉入长江,十五人无一生还。

“不要让人觉得好欺负”这就像一个魔咒,总在一些时刻控制一个人的心智,尤其当自己深陷群体情境里,引起了别人的关注。很多人会选择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威武。

这其实是心理能量的缺乏,对自我的价值缺乏坚定明晰的认知,自我评价随外界眼光的变化而变化。

有的人不管受到多大不公待遇,或是多大的屈辱,也能不动声色,镇定自若,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与多强的心理能量。但作为旁观者的你来说,其实根本不会嘲笑这个隐忍的人,反而一阵佩服自心底涌出来。

当哪天你不依赖外界来衡量自身价值与能力时,那你就真正获得了心灵的自由。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好一场急风骤雨 奏响了秋的序曲 催促枝头的花苞 一夜间吐露芬芳 那青绿的花蒂 写满孩童的好奇 那微黄的花朵 宛若少...
    凡子的天空阅读 448评论 1 1
  • 您的眼阅读 152评论 0 0
  • 我这段时间挺忙的,没有怎么和妈妈你聊天,每天就是说说早安晚安,你叮嘱我多喝水,别吃辣,好好学习。 我知道我是一个很...
    manranda阅读 195评论 0 2
  • 一定会这样做。
    kevinou2007阅读 23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