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三部关于生命的小说
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即使你死了,周围的人该看电影的还是去看电影,该party的照常party,并不因为你的死有多少变化,世界没了谁都不会怎么样,病逝。
克洛采奏鸣曲,1891,嫉妒、猜疑让生活/婚姻蒙上阴影,走上极端,杀人。
魔鬼,1989,游戏、性、毒品,让人上瘾的东西,本质上是类似的,最后以毁灭告终,自杀。
作者:托尔斯泰,1828-1910
译者:许海燕,汪剑钊
是托尔斯泰中晚期的三个中短篇小说,围绕着婚姻、家庭、伦理、情欲与死亡,表达作者对婚姻,爱欲和死亡的思考。
主要通过主人翁的内心戏解读周围的人的行为,猜测其他人的动机,读来有一些压抑,憋屈。小说也可以看作是托尔斯泰对于自己婚姻,伦理的态度和理解。根据托尔斯泰回忆录,他跟妻子虽然生了14个孩子,但是对妻子有强烈的大男子主义,交流很少,争吵不断,这基本是书中主人翁的婚姻状况。
俄文版不知道写的怎么样,中文翻译的十分流畅,读下来毫无顿挫之感,翻译水平很高。之所以找到这本书是在一个节目中黄怒波总裁读书会谈《伊凡伊里奇之死》,正好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看完没有黄怒波那么多感触,反而对于作者把婚姻、伦理、人际看得那么悲观很难接受。
我们一生都在追求生命的意义,在思考活着的价值,为什么而活着。看完这几本书还是没有答案。反而是在最近的看的一部关于生命意义电影里有一些感悟:《遗愿清单》 by 摩根弗里曼。电影讲述同一个病房里两个接到医生临终通知书的老人,被告知还有一年的生命时,对生命的反思,希望在死之前完成的遗愿。包括一次sky dive,看到一次人类奇迹,笑到落泪,不是出于利益帮助一个陌生人等等。换一种说法就是死的时候后悔当初没做什么事,就抓紧时间去做,这样比我们漫无目的的“活着”会让生命更有意义。
你是愿意知道自己的死亡时间呢还是不愿意,如果知道了自己的死亡时间,你对生活会有另外的规划吗?
小时候盼望长大,觉得长大以后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总被家长、老师管束多不自由,那时候玩一次游戏,野外捉鱼都可以很高兴的事儿,随着年龄的成长,能自主的事情越来越多,管束越来越少,突然发现责任越来越多,能让自己高兴,delighted的事情越来越少,要发自内心的高兴变成一件困难的事情了。
Find your way to be deligh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