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面对生活中的许多苦难,人们会下意识地沮丧、难过、生气、抱怨。
而成年人常常把负面情绪藏起来,堆积在身体里面。 可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上限的,过多的负面情绪会带来痛苦,还会摧毁我们的世界。 生活不易,别让情绪的“恶果”毒倒了你原本平安的生活。
好的情绪,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俗话说:“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生活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问题,难免产生各种情绪波动。
但是,一个人的情绪总计剧烈变化,就会影响自己的精神,损伤身体。
可见,好情绪才能够治愈一切。 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她的伤口愈合缓慢,出血难以自行停止。
即便在医院里,各项指标都暗示她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她依然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和坚强的勇气。
她总是对自己说:“我感觉不错,我相信我很快就能康复。” 令人惊讶的是,她的健康状况真的开始有所改善。 “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一段,异常地艰难,熬过去,挺过来,人生就会是另一番局面,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你怎么与之言和,不必惶恐。” 这是杨绛在经历了漫长生活磨砺总结的感悟。
1997年,杨绛先生失去了她的女儿钱媛,紧接着在1998年,她的丈夫钱钟书也与世长辞。 这对杨绛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我们仨”这个温馨的家庭从此不再完整。
面对亲朋好友的同情和不知如何是好的安慰,杨绛自己并没有被悲痛击垮,反而以一种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自封为“钱办主任。
她没有沉溺于悲伤,而是将对丈夫的思念转化为行动,用心整理丈夫留下的多大7万字地手稿,将其进行翻译并出版,从而有了《钱钟书集》。
2003年,她更是将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写成了《我们仨》,用文字传递出温柔而坚定的力量,激励着无数人在困境中找到生活的勇气。 林清玄说:“今天扫完今天的落叶,明天的树叶不会在今天掉下来,不要为明天烦恼,要努力地活在这一刻。”
人的一生,过的是日子,体验地却是情感。 在人生的低谷时,我们可以用积极的态度来渡过难关; 在困境中,我们可以用豁达的心态来感染他人。
当我们在心中播下积极情绪的种子,就能收获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生活。 记得养好自己的情绪,把每一天过好,把自己照顾好。
停下来,给情绪排排毒 人生道路上并非总能事事顺心,每个人都会产生莫名情绪,这是常态。
但是,情绪如流水,宜疏不宜堵。 《黄帝内经》有言:“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数千年前,我国的学者就已经系统地研究过情绪状态对健康的影响,提出了“情志致病”的说法。
教你四个“排毒”的方法,希望看过以后,你能把有毒的情绪都排出去。
1. 锻炼身体,释放压力 身体与情绪相互影响,照顾好身体是提升心情的关键。 定期参与户外活动不仅有助于释放压力,还能为心灵带来积极能量。 在运动中,呼吸新鲜空气,让大脑更加清晰,许多困扰的问题能在不经意间得到解决。 此外,运动还能让我们暂时忘却烦恼,给予大脑休息,从而减轻负面情绪。
2.多与亲人、朋友沟通 与身边的人多交流,不仅能为情绪提供宣泄的渠道,也能带来新的启发,帮助自己走出困境。 有时,即使我们明白某些道理,却难以自我说服。 而当这些道理从他人口中说出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他人的认同对于情绪的疏通至关重要。 与阳光、正能量的人交往,也能使我们的情绪变得更加积极。
3. 换个环境,换个心情 当情绪低落时,不妨给自己换个环境。 可以把打扫一下家里的卫生,给自己的屋子换一些装饰品。 也可以走出家门,多看看风景,与自然进行心灵交流。
4. 阅读书籍,平和心态 阅读能够影响我们的心情。 积极乐观的书籍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加明朗。 在阅读过程中,书中的思想和观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正能量的书籍能够传递积极的情绪,帮助我们改善心情。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积极情绪对身心健康的作用,是任何药物和补品都无法替代的,消极情绪对健康的危害,则不亚于细菌和病毒。” 过度压抑内心的真实感受,会使我们逐渐变得麻木,失去了对生活的感知。 若总是抑制本能反应,那些未被释放的情绪会转而伤害你自己。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不要被坏情绪所牵绊,给“心”放个假,你才能过上宁静的生活。 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当你的情绪无法表达,攻击性就只能向内,一旦开始自我攻击,就会产生诸多问题。”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上限的,出现负面情绪要及时排解,别让坏情绪压垮了自己。 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妨转变一下心态,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释放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