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记载读“产品的视角,从热闹到门道”一书的感悟和知识点整理
一、互联网盈利模式是什么?就是向谁收钱
BAT之所以为BAT,大概是它们各自守住了一个盈利模式
向企业收费(to B)——百度,本质上是一家广告公司
向用户收费(to C)——腾讯,本质上是一家游戏公司
企业用户交易,收佣金(B to C)——阿里,本质上是一个收租的平台
因为盈利模式的关系,各自的发展方向也不同。
百度通过技术,将企业广告投入降到最低限度;腾讯通过产品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阿里通过运营、诚信和生态整合让平台更加顺利和高效。
所以有时候基因是很重要的,腾讯是产品基因,阿里是运营基因,百度是技术基因。
二、垂直行业的深入——从信息到服务
总体来说,垂直行业都是由信息服务开始的,从信息提供到服务提供是一种趋势(58同城从提供生活信息到现在提供上门服务),现在已经有了很多产品根本没有信息提供,直接从服务入手,比如e代驾之类。
互联网前十年已经把人、商品、信息连接到一起了,后五年是将它们三个转化成服务或者解决方案。
三、大趋势下,产品经理应运而生,如何从理想产品经理转变
理想产品经理只是一个熟练的上网用户。声称自己为了用户做产品,其实非常理想化,经常说“如果是我,就会用这个功能啊”。
1.需求的汇集是取最大公约数,而不是最小公约数。他们愿意收集最广泛的需求,然后用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来管理需求。
2.场景代入感很强,总是以“我”为例。当需求需要做减法时候,他们没有办法做其他场景的设想,先想自己再这个场景中的反应。“我这个时候就会用啊”是他们常用的语言。
3.更愿意说服对方,而不是反思自己的需求。不懂为了项目进度先放弃一部分功能。
4.很纠结一两个功能点的存留。纠结到好像自己被冒犯了一样。
5.认为好看和界面交互很重要,没有办法优化流程和业务,所以在交互和视觉上很看重。
在这个阶段,常常认为“我”是最重要的,会出现“挟用户以实现自己的想法”。
如何破除这样的思维定式?
1.你只代表你自己。——不要希求自己的想法代表大多数人,那是你在绑架大多数人的想法。
2. 2%的人是不可理解的,每个人都有 不可被理解的一面。——你可能是那2%的用户中的一员。所以不要用自己偏激的想法替代正常的想法。
3.你在给用户做产品,而不是你自己。——既然用户不是你自己,那你就该以用户的价值判断为唯一的价值判断。
4.你的老板和你一样,都可能是理想用户。——对他的态度和对自己的态度应该类似。
总结:最重要的是“非我意识”,自我只是一小部分,而非全部。
附录:
三节课推荐了一个可以培养产品感觉的RAC模型:
认识产品(recognize)——培养产品感觉,黑盒子为主
还原产品(analysis)——培养专业视角和执行力,白盒子+版本还原(appstore等)
创造产品(creative)——高质量产出(微创新),黑+白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