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在阅读天下霸唱的《鬼吹灯》时就特别注意其中描述的路途中的故事,因为在旅途中,不相识的人们被各种各样的理由和目标给丢进了这个大铁罐子里,也许是出于千万年来的群居习惯,总会有人开口说上几段故事。
当然,这都是过去式了,现如今的手机代替了大部分的交流,嘴巴只是担起了吃的责任。
窗外的田野和小树化成壁画飘过孟缙宸的眼睛,他脑中突然想起以前季昀跟他扯的什么二维化的同时也在偷偷瞄着一旁的漂亮姑娘,不晓得她是否同自己一样也是去洞庭湖的。
她带着一副“木馒头”,静静地看着书,一头长发很是随意得落在双肩和后背上,这种从黄金分割中取来的随意也同样提现于少女的脖颈曲线上,这种曲线继续延伸到她颀长的身材,最后在长裙的自然的褶皱里才消失不见。
孟缙宸不想打破这样的画面,这样的情感并非出于羞涩,而更多的是一种对于美好的保留。
仿佛是为了向他展示相对论的正确一样,孟缙宸似乎才看了这位姑娘两眼,绝对不到三眼的时间,动车就到了终点。
姑娘很快便下了车,还有些怅惘的孟缙宸排在了下车人群的最后面,等到出了岳阳车站,早就不见了姑娘踪影。
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诗才是孟缙宸来岳阳的目的。
这个柔软又壮阔的巨人就这样展现在孟缙宸的面前,没有什么预兆,没有什么准备,一汪无边翠碧就乘着风涌进他的眸中,直到眼里挤不了,终于要用心去装下。
他裹紧了自己的风衣,可又故意不带上耳罩,没有风声和鸟鸣的湖是死的,在这样辽阔的接天之蓝下,他都有点没有心思去找寻季昀的谜团。
谁也说不好,这趟旅程是否也是季昀给孟缙宸准备的。
只要活着的人还活着,死去的人就不会死去。
风中掺杂着湖水拍浪的声音,突然,一句梵高的言语伴着童年回忆飘回了他的耳中,这自然是幻听,不过这幻听确实牵动起了一个真实的承诺。
“那是我高中的时候,在学校的后面有个小巷子,巷子不深,却有家十分美味的面馆,叫做云梦面馆。”
“那时候学业重,中午留在学校,午饭便交给云梦面馆去解决,他家价格合理,味道又不错,而且主要做晚间生意,我中午去的时候很是安静,由此就和老板相熟了。”
孟缙宸身上湿漉漉的,可是神情很温和,好像方才那一瞬间的事情从未发生过,他只是一个倾诉的人。
散落的苍云下,八百里洞庭是不会注意这两个坐在它岸边的两个人的,几千年来有多少文人骚客给它送去过诗歌,歌颂它的壮阔,它的寂寥,还有它对离别的无情。
唯有君山下,狂风万古多。
这句他最喜欢的词句冲开了他沉寂的话匣子,“在我印象里,那个小巷子好像总是有落叶的,一到秋天,金灿灿的道路铺陈至云梦面馆的门前,进去坐上三四分钟,就能闻到老板拿手的羊肉面的味道,真是忍不住令人大快朵颐。”
“你想说的,必然不是美食吧……”身边的人用幽怨的声音说道。
“对,重点是吃面时从来不肯说话的我,和性格开朗的老板,这就很有意思了。”
“那时候我同你差不多,性格幽怨无比,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个套中人,这种性格的成因有很多,不过我的很可能是性格原因。” 孟缙宸故作调皮地向身边的人挤挤眼睛,可那人并没有多少反应,令他大为不忿。
“端上来的面都是一样的,每次又都多附上一杯饮料,这是免费的,每天都不一样,可都是一样的香醇可口,清新自然,如此,便使得我每日都特别期待到云梦面馆去,去看看今天的惊喜是什么。”
“老板,我观察过别人的桌子,他们都没有送饮料,为什么只给我呢。”
“老板的笑容和他的年龄很不相符,只看笑容,总觉得他是个少年,而并非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
“他每次都只是笑笑,却不做回答,好像他不善言辞,只是默默地在厨房煮着面,熬着汤,还有为我准备特别的饮料,可就是这样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每次在我同他对视的时候都能看到许多希望,还有历经风雨的坚韧。”
“你们之间就没发生过什么真正的对话么,或者什么故事?”那个声音明显有些好奇了,可好奇的根源还是对于平淡而略微感到的失望。
孟缙宸抬头看着不知道从哪个山头飘来下的落叶,在风里打着旋儿,很像是那个老板制作的饮料中的薄荷叶,这才想起自己怀中写着“洞庭波兮木叶下”的信件被水湿透成了碎片,不能看了。
“嗯,生活不就是这样平淡,而且遇见个这样温暖的人这本身就很不平凡。”孟缙宸努力不让语气里带上失落,他不喜欢别人不理解他。
特别是在他没和别人说过这个故事的前提下。
“人世间的忧郁就像沙粒,但不是每一处沙漠都有遇到小王子的好运气,有人愿意给予相伴,愿意作春风化雪,就像云梦面馆的老板,直到搬走了,也从未跟我说过什么特别的话,用每一杯香甜陪伴了我三年。”
孟缙宸深深懒腰,站了起来,让眼前的姑娘看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
尽管她泪眼婆娑,含泪欲洒,但那远方可是洞庭湖,那里有西秋辉月,涵光泱泱,每一道的风清月皎都可能染过孟浩然的发丝,每一处的碧波浩渺可能都入过李白的砚池。
姑娘便是动车上那个带着“木馒头”的姑娘,看着不食人间烟火,却是因为她来洞庭湖是一心求死。
也许是缘分,孟缙宸同样选了这条偏僻的湖边小道来聆听过去的声音,回忆的线索没寻到,一转眼却看到少女投身入湖,优美的动作,深感凄凉。
听罢故事,裹着孟缙宸风衣的姑娘沉默不语,她自然是抓住了故事的重点,可还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知道“陪伴”在哪里。
“走吧,我带你回去,路上我再跟你说点其他故事。”孟缙宸道,脸上也露出了当年面馆老板一样的神情。
“你想听我的故事吗?”
“如果你愿意,我总是愿意听的。”
孟缙宸拿起姑娘放在湖边的包,里面的那本书使得整个包沉甸甸的。
她看的书是孟缙宸写的,不是什么特别流行的作品,类似于小品集的作品,只是孟缙宸没注意到。
就像他没注意到那块树叶的化石已经开始变化,变得有些软,有些未干的水泥质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