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弗洛依德的书,就觉得自己是个神经病。
神神叨叨的老爷子,把你的内心世界抽丝剥茧,让本我、自我和超我轮番轰炸,除了让我脑壳疼,更倍感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或者说是害怕走火入魔罢了。
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中文译本《自卑与超越》,作者阿德勒与弗老爷子曾经志同道合,最后分道扬镳。嗯,有碰撞才有火花,百花齐放。
阿德勒的文笔充满善意和耐心,你不用担心有大量的专业术语而显得文风艰难晦涩。没有心理学背景的我怀着崇敬之情翻开书页,这才读了第一章,也是非常着迷了,还做了四页的笔记。
1.人生三大事实:工作、社交和婚姻,是你人生所有问题的源头。比如“一个孤独的工作不尽心的单身狗”和“一位家庭美满社交频繁工作顺利的人”。没有意识到三大事实在人生中的核心位置,常会导致郁郁不得志的状况。
2.你不能脱离社会生存,你要与社会保持联结,你的生活才有真实的意义。我不知道离群索居的人是抱着怎样的勇气生存于现在这个社会,尽管饮食可以外卖,购物可以网购,但是它们替代不了朋友聚餐的愉悦和逛街的视觉满足感。
3.真正的生活意义是分享和付出,错误的生活意义是自私与孤立。人类祖先把涉猎织布取火造屋等技术传给了后代,宗教把救世济人的思想带给普罗大众,科技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拥趸,这些都是分享。
4.童年对人生的影响。学龄前的儿童已经有一套独特的行为模式,长大成人后观察世界的角度来自于早年对生活的态度,也就在此时赋予了生活的意义。也许意义有错误,除非外界压力迫使其改变,否则还是维持原样。
三种导致赋予错误的生活意义因素:生理缺陷,娇宠,忽视。生理缺陷容易自卑,娇宠导致缺乏独立性或者觉得周围人都反对他(这类人长大后是个危险的群体),忽视会让人不懂爱与合作是什么。(忽然发现,一些穷凶极恶反社会变态杀手的童年是何等的不幸,没有得到爱,也没有对生命的敬畏)
5.童年记忆的重要价值。你最初的记忆是童年的回忆,即使是糟糕的,长大后可以通过训练去变得更合作,更有勇气面对生活。
6.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是防止神经病倾向发展……似乎精神有问题的人更容易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人是生存在地球上的群居动物,既会接受别人的帮助也要助人,“助人以自助”,所以不可能孤立而活。
书的原名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为什么不译成《生活对你应该意味着什么》?也许是《自卑与超越》更容易让人觉得读了就打鸡血?呵呵,我想说的是,生活就摆在那里,浑浑噩噩的人混吃等死,乐观积极的人活力满满,生活的意义全是你自己赋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