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妈出差一周,想提起笔来记录这几天我和儿子相处的几个片段,删了写、写了删,很惭愧自己无法用文字贴切地描述出其中的一些细节,许是还是有些情感深处的东西,难以名状吧。
配音
最近儿子迷上了给英语片段配音,坦白地说,他读的不错。类似我的世界、漫威这样的主题,他本来就十分感兴趣,于是每天都花不少时间来反复练习,以期达到最好的配音效果。但精力总是有限的,因此他完成书本作业的时间就被压缩了。
于是我只有远程控制他使用配音软件的时间。他十分不满。
想想我的童年,没有互联网,一根皮筋、几颗弹珠、几张粘胶画就能玩一天。放学后几个小朋友一起走走停停,十五分钟的回家路通常需要一个小时。父母似乎也特别放心,从不过问。童年的我不知道孤独和焦虑,做梦都想着快点长大好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而现在呢?还是因为科技,我可以随时知道他在哪。放学后,他和小朋友沟通的方式也主要是通过网络。
我在想,这是不是他想要的?
争吵
今天完成作业的时候又非常晚了。想想正是长身体的阶段,每天这么晚睡,不免有些着急。再看看作业的质量,我忍不住大声训斥了几句。这个年纪的他有着对世界懵懂的认知,再加上男孩子的叛逆,伴随着不满、委屈,他也会情绪激动地回嘴,有时甚至夺门而出。
最近读了一本书《当时忍住就好了》,书中说:低情商的“冲动”不如高情商的“克制”。“克制”其实是很难的。等他上床后,我坐在床头,拉着他的手和他聊会天,他也慢慢安静了下来。我说,我只是想让你好好休息,帮助你养成好的习惯。我和妈妈没法陪着你一辈子,等你长大后,你需要独自面对很多麻烦的事情,远比我们今天的争吵要复杂得多。
他点点头说:“知道了。”父子间的谈话,总在不经意间,牵动着我们微妙的情绪。
晚安。
早餐
早上希望他能多睡会,也不想他在外面随便吃早饭。于是每天都是我们做好早点,给他准备好衣服后,再喊他起床。早上他总是迷迷糊糊,衣服穿地歪歪扭扭,再草草地洗把脸。这短短的时间,我会叮嘱他路上注意安全、学校里认真听讲,另外晚上到家后一定要抓紧时间完成作业,早点睡觉。
他一边吃着早点,一边“机械”地回应着。在送他走进电梯的那一刻,我想起我父母在我小时候每天给我做早饭、送我出门上学的场景。很多事情,只有到我亲身经历了才完全明白。
他在长大,慢慢地在学习如何去爱他身边的人。多年以后,想必他也会理解我今天的言语举动。
小记
“妈妈今天回来,你开心吗?” 我问。
“我可以让她听我的配音了。”他开心地说。
写于3月24日,周六,武汉。陆陆续续写了一些我和儿子的文章,并记录在了微信公众号上。本文是《我和儿子的故事》系列之第十一篇。前十篇:《孩子,我们慢慢来》、《日记》、《军训一则》、《开学了》、《开学一周了》、《就这样长大》、《见识》、《山丘》、《儿子的生日》、《生活是具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