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朋友问我,天天听你说在看书看书,都看啥呢?为啥我就不知道该看什么书?那就和大家聊聊阅读。
一般来说我阅读是分三步,第一,读什么;第二怎么读;第三,当然是阅读的方法了。今天就先说说第一步读什么。关于阅读可能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因为父亲喜欢看书家里书基本没有断过,这可能是从小认字就比同龄的人多原因之一,而后上小学,中学,大学这个习惯对我助力良多。
很多人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要读什么,或者就是拿过一本书来看,书上的字全认识,也全看完了,还看懂了,但是从来没有思考过作者的目的,这种是大多数人知道要看什么书的原因。
一般来说阅读分有效阅读和无目的阅读。有效阅读呢,就是有目的比如说想了解一个类型的事情,或者对某个东西感兴趣,又或者有需要,当然也有优先级别,比如说分为:有必要的、有用的、不重要的。找到一本说来阅读肯定是明确了阅读目的的,是有方向的性的,需要提取信息,给自己假设问题然后在阅读中寻找答案。
还有一种就是无目的的阅读,拿到一本书自己问自己一个问题,然后在阅读获取答案,这样可以让阅读不那么乏味,感觉文章不那么冗长。还有就是遵循二八定律,其实一本书里的重要内容一般不超过20%,然后80%中提炼80%的重点内容,最后把全书16%的重点总结就好。
一般的书籍分为序言、内容和后记。序言里讲了这本书的主线,也会从中知道作者重点讲的是什么,从而对16%的重点有指导性的说明。目录里一般是全书的逻辑线路,那些小的目标更清晰知道那些是需要的。而后记是做最后的总结,会有明确的作者观点和想法,我们可以和作者的观点做对比,提升自己的想象力。
明天继续和大家聊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