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漳州市东山县的谷文昌纪念馆考察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向谷文昌同志学习,树牢正确政绩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把丰碑立在人民群众心中。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入感悟谷文昌同志的为民初心、实干作风与清正廉洁,不忘初心,矢志奋斗,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伟大使命。
致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在“心怀天下,情系民生”中感悟为民初心。“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这是谷文昌的人生信条,也是他的真实写照。为官四十载,他时刻牢记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筑堤堵沙、种草固沙、造林防沙,到修建水库和700多处永久性水利工程解决灌溉和用水问题,无论艰难险阻,他从未考虑自己,心心念念的都是群众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从风沙肆虐、民不聊生到绿树成荫、生活幸福,荒凉海岛的改变见证着他的无私付出。每一棵树苗的栽种,都倾注了他的心血;每一片绿色的成长,都承载着他对人民的承诺。广大党员干部应以谷文昌为榜样,始终牢记“官”为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当作奋斗目标,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为民造福当作最大政绩,站稳人民立场,与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要深入基层一线,耐心倾听群众诉求,真正把自己融入群众心中、置身群众身边,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致敬“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不拔,在“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中感悟实干作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治理东山的漫长道路上,谷文昌遭遇了无数的挫折和困难,但从未有一刻想过放弃。为了让百姓不再受风沙之苦,他立下誓言:“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植树造林初期,树苗成活率极低,资金短缺,技术匮乏,外界的质疑声不断,他四处学习,不断尝试新的种植方法,组织群众克服重重困难。广大党员干部要向谷文昌学习,坚持“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担当精神,运用好“四下基层”工作方法,主动投身到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的一线工作中,在苦干实干中练就“铁肩膀”“硬脊梁”“真本事”,面对风险挑战,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韧劲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决心寻找破题之策,努力成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领头雁”“生力军”。
致敬“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克己奉公,在“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中感悟清正廉洁。“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谷文昌拒绝了各种特殊待遇,“不许沾公家的一点油”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不仅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身为林业干部,他一辈子不买木制家具,一件从旧衣摊买回来的“新衣”一穿就是几十年;面对子女批木材的“请求”,他严词拒绝:“当领导的要先把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谷文昌为榜样,克己奉公、以俭修身,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案头书”“手中卷”,常学常新、常思常悟、常修常练,把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必修课”“终身课”。要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认真查摆自身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及时治早治小,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永葆共产党员清廉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