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丧》——高晓松的历史、人文与音乐

郑和,快刀刘等几个小故事都能看出高晓松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洞察,好像他就是从那里来的那样。很早之前就知道高晓松了,但是真正了解的话是从《晓松奇谈》开始。那时,想着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的路上实在寂寞难料,就下了喜马拉雅电台,一搜就是《罗辑思维》,因为以前听过。但后来就喜欢上《晓松奇谈》反而很少听罗了。喜欢的原因是里面大量的历史故事,高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对一些历史问题很有主见,让人觉得很“靠谱”。

一直很羡慕高生活的家庭,自幼在清华四合院里长大,但凡有问题就能直接请教业界的泰斗大师,耳濡目染下自然就能吸收很多,当然我认为主要还是他有灵性。更羡慕他是有追求有理想的人,但又是个活脱脱的凡人,不会脱离世俗去,恰好的度。高晓松曾经在节目里说过,当官还是做人最重要就是要学会适度的妥协。妥协的哲学能让高处于恰到的位置,游弋于心灵与尘俗之间。《如丧》中第一篇就是写给20几岁自己的信。不知道为什么挺喜欢这种朴实又带点粗俗的文字,别有一番味道。或许这也很适合我的风格。

说高很有灵性是因为他对人文的了解很深,也很独到。或许是在其幼年在大师群中渲染的结果。《如丧》中对快刀刘的人格和对郑和下西洋的描绘,虽然没有刻意去表达,但是确是很能感觉到这很符合那个时代,那个角色。

知道高晓松是因为经典老歌《同桌的你》,高对音乐及对音乐产业是有他独到的见解,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能跳出条条框框,用另一条逻辑去思考。不说了,今晚再听《同桌的你》入睡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青春如丧 看到书名《如丧》,冒出的第一个词就是如丧考妣。 但晓松同学说了,“到痛丧考妣时已是成熟坚硬做好准...
    艳子微时光阅读 1,723评论 1 7
  • 【小花涵涵】学习力四期践行D47 2017-01-09 1.今天睡前读了《手指谣》,对于自己会的那几首还是要挣着抢...
    苏夏的后花园阅读 300评论 0 0
  • 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一部新的电话手表,它的颜色有紫色和浅粉色两种颜色组成的哦! 我特别喜欢这部电话手表,因...
    公主城堡阅读 465评论 0 0
  • 度过了一个天真的童年,渐渐懂得了责任与热爱。报考失利,无奈与后悔夹杂着。不好的大学果真会以此成为日后的阻碍么?...
    叶子21阅读 1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