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是《原则》一书第二部分“生活原则”第4小节的内容,描述了思维方式的不同,自我意识的障碍等源自于大脑构造的不同,结合翔实的案例分析了深刻地认知“人与人不同”将对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极有帮助。
作者瑞-达利欧很多年前想对债券市场形成系统化的全球性理解。于是,达利欧找到了鲍勃-普林斯负责这件事,但是理念想法上都成立,但是计划推进落实上却不尽人意。
所以,理念型的人与计划落地执行的人,两方都陷入相争,陷入僵局,且都不自知。这样的会议让所有的人都感到痛苦。
到底找什么样的人,既能理解这个项目的理念,又能互补了鲍勃-普林斯的短板呢?作者有很形象的比喻,把不同的人组织起来协作,更好地发挥其长处,而规避其短板不足,还要非常地了解不同人的特点,那这样的人就像是指挥交响乐团的乐队指挥;这个乐队指挥如果做的好就会演奏出很美妙的音乐,如果做不好会是一团的杂音,糟糕且无法声入人心。
那如何让乐队指挥指挥地好呢?文中也给了答案-棒球卡。就像棒球卡记录球员信息一样,帮助球迷了解其长处和短处,即要在桥水内部实施人员特征标记的“棒球卡”。加之在会议中沟通中根据彼此打分,得分最高的人会在给其他人打分的时候权重变高,依次形成评估的合理性,这样预期就不会过高或者过低,而是趋向于合理。
通过人员特征的“棒球卡”,乐队指挥就知道自己成员的长处和短处,以及各自的职责,协作形成1+1大于2的效果。
在债券交易系统化的计划之中,“乐队指挥”,要与理念化的鲍勃形成互补,而不是之前的“相似性”副手。
这个“互补型”的副手被称之为“变通者”,其独立性,系统性思维极强,且重视细节与规划和完成期限,换完新副手之后,计划就顺利展开了。
在本节中,作者再次提到了“塑造者”,能从构想一路走向构想现实的人;这个公式值得深究,塑造者=理想家+务实思考者+坚毅者;因为人人都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保持做最真实的自我的勇气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