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帶我吃-鵝肉~勇者的試金石
這一天,師父帶我去吃一家鵝肉界的天花板,師父說這個滋味,在永和難以超越,主持的老先生已經八十幾歲,老太太也不惶多讓,再請一個服務大姐,所有的人員就這麼多了,從前的生意太忙,所以笑容難以持續,速度就是這樣了,所以服務上有被嫌棄,而導致網路上的評分不佳,,只有3.6分,但我說我發覺最好吃的店評價應該落在3.6-4.2左右。這就不是花錢灌水的評價,也不是五星好評送小菜的狀態,值得一試!
2人吃1/4鵝肉剛好,有腿、有胸。驚奇的是剔除了骨頭,我吃的時候運氣好,連碎骨也沒有,如果吃到了也在所難免,不宜苛求,應該重點在鵝肉的汁水飽滿與香嫩。
我記得多年前一隻大鵝買起來,也要一千二百元左右,如今多年過去,物價飆漲,這盤1/4的鵝肉卻如薪水一樣沒有大規模漲價,令我出意料之外,難道是老闆看我帥,還是認得老師的存在。總之,親切的笑容,我還拍了照,並當面祝願老人家身體健康,堅持口味與品質,讓我可以時時來訪。
切鵝肉的也是老人,專心處理鵝肉,剃骨後薄切一片片,這刀功不錯,斬斷了鵝肉的粗纖維,方便了咀嚼,也增加鵝汁的釋放。皮滑肉嫩。
鵝是煙燻的,僅此一種,老師說應該是老闆自己處理燻製,這個味道很好,鹹香帶勁,這鵝沒浪費了。
隨盤附上老闆秘制調料,我覺得無需此舉,光是吃鵝已經滋味不凡,腿、皮、筋、胸各有其味道,鵝油的香氣,在溫熱時特別容易釋放,所以上桌要先吃,別聊天,辜負一身鵝的餘溫,這是它最後的溫存,快吃,上下左右各取一,哪一塊是你的心頭好?
意麵是台灣名產,傳統上是小麥粉加鴨蛋。不加水,特別營養,若是有意麵,我通常不會錯過,而這樣的小碗份量,幾乎就是大碗,還好跟這老師點餐,沒有仗著沒吃早餐的優勢而點大碗。營業用的意麵是否與我是認知一樣,是加鴨蛋不加水,我不能確認,這是未來舌頭要訓練的功課。
鵝雜也是寶。鵝心、鵝肝、鵝胗。也好吃,還好今天去的早,通常鵝肝會是第一時間完銷,我去鵝肉店一定要有鵝肝,這是補血的好選擇,老外吃鵝肝醬也很聰明,但辛苦了鵝,得被灌食,形成脂肪肝,後來連鴨子也是這樣待遇,希望台灣的鵝鴨能人道的被對待。鵝肝比豬肝好吃,也比雞肝好吃,比起鴨肝是差不多,但是大很多,畢竟鵝比鴨子的體型先天上就大不少,雖說好吃的豬肝與雞肝也有,但是雷很多,常常踩中,鵝肝要煮得難吃還沒見過,因為內含油脂豐富。即使不吃豬肝的小孩也容易接受。
鵝心可以看出這鵝、年輕有活力沒有高血壓,老闆選得好,可以投一票,鵝的心肌豐滿強壯,大雁南遷北回就靠這,心臟無力應該要多吃。以前鵝尚未被家養的時候叫做雁,天氣變化會南遷。
鵝胗,是鵝的胃,與雞胗一樣。一說是鵝腎,香港說法是鵝腎,經查是胃囊。可以幫助消化,不僅僅是鵝的食物消化,人的食物也幫助。鵝珍的營養很好,做鹵水是相當好吃的下酒菜,鹵水分為黑滷與白滷,就是用醬油滷或是放鹽來滷,顏色不同,香味與鹹度迥異,白滷也可以加中藥一起滷,增加特殊香氣,這裡的鵝胗是白滷,吃來很香,是上桌前增加了白胡椒粉,所以越嚼越香,這樣的搭配很好,無需沾醬來幹擾原味。
華人能將鵝作成這樣,也是一種特殊才能,一點都不浪費,相傳鵝有八寶:分別為鵝頭、鵝肝、鵝掌、鵝翅、鵝胗、鵝腸、鵝肉和鵝紅,但我覺得再加上鵝心與鵝蛋,列為十珍。
鵝頭、鵝腸、鵝掌、鵝翅還沒嚐。只因腸胃空間有限,鵝紅就是鵝血但是剛好沒貨、這裡沒鵝蛋。鵝蛋在北投有買過,也是一道特殊美食。
相傳家養謂之鵝,野放為之雁,長相差不多,品種略有差異,聽說加拿大很多雁。加拿大雁為體形巨大的雁形目鳥類,其成鳥體長可達100厘米,翅膀展開時的長度為160至175厘米,已經訓化飼養,族群龐大,已供食用。這樣大的鵝翅膀一隻就飽了,過年吃ㄧ定很過癮。可惜台灣沒見到。東漢的李巡:「野曰雁,家曰鵝」「大雁因懂人性,被視為“五常俱全”的靈物」「壯雁打食,哺幼養老,有仁心;從一而終,不舍不離,有情義;雁行成字,長幼有序,懂禮讓;孤雁值更,鳴號齊飛,有智慧;南北遷徙,從不爽期,講信用。作為天道的代言」鵝成了古人們心目中的道德模範。而吾輩需用吃來宣揚中華文化。
吃鵝也要身體好。因為鵝是大補之物,如果身上有癰疽腫塊則不宜吃,因為會令其潰破而影響生命,癰疽一破則為蠱,猶如小蟲遊移周身,形成血栓,在古時是不治之癥。相傳老徐家有位先賢名為徐達,官拜宰相,老闆是朱元璋。死因就是因為吃了鵝肉,令其背疽發作而死。有兩說,一說是徐達因為好吃,忍不住鵝肉的誘惑而吃,另一說是鵝肉是朱元璋所賜,不能不吃,吃也死,不吃也是死,在古代就是這樣。君要臣死,臣得死。君還不背鍋,以表仁義。
我看了一份資料《南京光祿寺志》卷二記載,洪武十七年(1384年)六月的某一天,記載明代朱元璋的食譜:「早膳:羊肉炒,煎爛拖齏鵝(以搗碎的姜、蒜、韭菜末爆香後煎焗的鵝肉)、豬肉炒黃菜,青蒿榨清汁(把青蒿用水浸泡一段時間之後,絞出的汁液。)、蒸豬蹄肚,兩熟煎鮮魚,攛雞軟脫湯,爐煿肉、筭子面、香米飯,豆湯,泡茶。
午膳:胡椒醋鮮蝦,燒鵝,燌羊頭蹄、鵝肉巴子、鹹豉芥末羊肚盤,蒜醋白血湯,五味蒸雞,元汁羊骨頭,胡辣醋腰子,蒸鮮魚,五味蒸面筋,羊肉水晶餃,絲鵝粉湯,三鮮湯,綠豆棋子面、椒末羊肉、香米飯、蒜酪、豆湯、泡茶。
看了這兩餐,發覺其中有秘密,朱元璋真的愛吃鵝,而且身邊有高人。一早就開始吃鵝,中午也吃,可見愛吃程度,估計晚餐還要再來吃。但是高手安排的青蒿搾清汁,在中藥上有清熱解毒、清透虛熱,涼血除蒸,解暑,截瘧。 可用於暑邪或陰虛發熱,夜熱早涼,骨蒸勞熱,瘧疾寒熱,濕熱黃疸。對於吃鵝肉這樣的發物下,是完美的搭配。同時採取的手法是把青蒿用水浸泡一段時間之後再絞出的汁液,這招是屠呦呦教授在2011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獎和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萃取藥用青黴素的方法,因為青蒿素是少見的一種含有過氧橋的倍半萜內酯類化合物。普遍認為這種過氧化結構與青蒿素的抗瘧活性有關,但是成分怕熱,低溫萃取可以抑制瘧原蟲有效率是100% 。
中藥常見藥方有青蒿鱉甲散、清骨散等運用。是治療骨蒸勞熱,腎水不足所引起的虛火上身。
為何我說鵝肉是勇者的試金石。因為案牘勞形者,休息不夠,身上就容易有癰疽產生,現在叫做「蜂窩性組織炎」。台語叫做「發癀」、「癰仔」。這樣的勇者都是為了生活而努力奮鬥者。持續精進在工作或是生活,吃了鵝肉,容易讓這些隱性的發炎現象擴張。應當要循序漸進的補,而非驟補。並且要多多休息,有規律的生活,留得青山在,才有材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