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一个人有问鼎之志,就是说他很有大抱负,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社会主义,哦不对,有为青年。
当年洛水之畔,楚庄王问周王使者鼎有多重的事情,就被左丘明同学记录了下来,成为了流传千古的超级梗,能和这个事相媲美的,也就只有三国时期的“师马昭之心”了。
不过当年楚庄王只是问了问鼎的轻重,就被周王使者以“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干脆利索的怼了回来。
不过三百年之后,秦国有一位英勇无畏的后生,在问鼎大业上义无反顾的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话说,我是一个鼎。(嗯?画风不对呢……)
我的名字叫龙纹,我是周王室的一个鼎,每天安安稳稳地坐在宫殿里,看着日升月落,时光一去三百年,我已历尽沧桑。
突然有一天,几个身着秦国战甲,身材极为强壮的小伙子,跑到我呆着的宫殿里。
走在前头的那个青年人对另一个说:“乌获,你看这个大鼎,能有多重,你试试举得起来吗?”
那个叫乌获的青年人看了我一眼,轻笑一声,说道:“大王说的哪里话,我最多只能举起百斤的东西,你看这个大鼎,少说也得千斤,我可弄不动。”
第一个青年人笑了一下,不置可否,又转头对另一个一脸虬髯的大汉说道:“孟说,怎么样,你来试试?”
那叫孟说的虬髯大汉一脸的不服气,说道:“不就是个鼎吗,千斤,百斤,又有什么相关,大王看我给他举起来。”
说罢,那虬髯大汉就大步向我走来。
只见那大汉双臂紧抱我的身体,瞪眼运气,全身用力,可我仅仅是觉得稍微轻了一点而已,并未离地。
大汉不服,用力再试,结果依然如此。
作为一个活了几百年的鼎,我都十分敬佩他的毅力了。
最后,大汉连着试了三次,都没能举起我来,只好丧气转身,向青年报了一个拳,红着脸说道:“孟说无能,不能为大王举起此鼎。”
说罢,孟说走到青年身后,乌获无奈的摇头笑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此时青年的眼中却是神光迸发,他看虬髯大汉都失败了,几步走到我跟前,一边除去身上的盔甲,露出身上虬结的肌肉,一边自信地向后面二人说道:“看本王的!”
说罢,青年,凝神运气,眼中神光大盛,肌肉隆起似小山,头上青筋涨起,口中大喝:“嗨!”
我居然在那一刻感觉自己高了很多,仔细一看,自己已经全身离地,已然是被那青年高高举起。
我我我,此刻做为一个活了几百年的鼎,也激动不已,心想,这青年好大的力气,此子定非凡人。
正想着,突然听到两声清脆的响声,咔嚓咔嚓,随即我极速掉落,被青年仍在了脚边,把宫殿中的石板也砸出了一个大坑。
只见那青年双目流血,瘫坐在地上,双腿僵硬地弯着,精神似有些涣散。身后两人急忙跑上前来查探情况。随后一人狂奔出门,大呼来人。
过了一会儿,宫殿中来了很多人,抬走了青年,押走了另外两个人。
又过了一个月,日子还是那么平静,我每天静静地看着日出日落,什么都没变,看护我的,依然是原来那些人,而秦国服饰的人,也没再出现。唯一不一样的,除了之前我落地砸出的大坑,就是那青年把我挪动地方之后,我能看见门后的那株大松树的主干了,这让我十分的开心。
鼎之轻重,不可轻问,更不可轻举,故事中的青年,正是率军攻破韩国宜阳之后踌躇满志的秦武王,一代英主,本既有入主中原之志,又有入主中原之力,但一朝莽撞,就此陨落。
而如果再过个几百年,我们故事中的龙纹鼎,也许还能遇到另一个和性格和际遇武王相似的人,他的名字,叫孙策,外号江东小霸王。
总之呢,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讲公德,不能乱动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