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喧嚣中,向往田园的宁静。
这是很多人很深的渴望,包括我。
我在山里长大,从小亲近自然的成长经历,深深的长在血液里,灵魂中。
多年在城市的生活,我可能适应了,但我并不喜欢,甚至大多数时间,是厌恶城市生活的,厌恶城市的环境,城市的人际关系,城市的冰冷。
每当在城市里把能量消耗殆尽,找不到自己的时候,我就会回到山里,一看到大山,心就定了;就呆在山林中,慢慢的能量就充满了,自己也被大山治愈了;青山绿水,一草一木,都能给我抚慰和治愈;我超级爱它们,无论哪里的山和水,我都亲近;故乡的山水草木,因为深深的融进了血液,我更渴望回到它的怀抱。
曾无数次的,回到大山,在山中转悠,寻找喜欢的地方,幻想着,如果我在这住,会怎么去布置和生活。
这种渴望,一点点被自己由思想转化为语言和行为,不知不觉成为了执念,甚至我曾想过,如果有个人能在山里农村,给我一个院子,让我回到大山的怀抱。我愿意抛下一切,去守着这个院子,过着我向往的生活。
这个时候,我知道,我需要停止这种渴望,因为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妄念,显现出有些偏执,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了“求而不得”的痛苦,开始对外界有所期待。因为它已经野蛮生长的开始偏离,我需要“知止”。
“三千年读史无外乎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田园山水的理想状态,无关乎功名利禄,而在乎安顿身心。
我深知,自己向往的生活,于山水间淡泊栖居,以禅意心境静观自然、融于天籁的隐逸生活。既不是农民式的劳作,也不是纯粹的隐居避世。
生活除了淡薄心境,还要有一定的资本积累。这个资本,是物质,是阅历,是心性。这些都需要入世。想要出世,先要入世。想要放下,先要拿起。入一切相,破一切相。
我必须明白一件事,田园生活是选择,不是逃离。心中有向往,身上有责任。
“知止”,知道自己的边界,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越是渴望,越需要克制一把抓住的妄念。因为渴望的东西,本身就离自己遥远,我们妄想着一大步跨过去,殊不知,面前的障碍,就是自己的能力和欲望之间的鸿沟。
“我执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当能力跟不上欲望的时候,越执著越痛苦。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当入世的时候,积极入世。
不再逃避,不再推脱,不再责他。
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向向往的方向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