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故事讲述者一个引爆点

曾经有作家在访谈中说,现在一写作就离不了“我”,好像不从“我”的视角出发就没法写文了一样。

“我”不一定是主人公,可以是观察者,或者故事讲述者。

故事讲述者是个神器,可以是第一人称“我”——叙述自己的行动,也可能是第三人称“他”——叙述他人的行动。故事讲述者用得好,能提升故事的精彩程度和细腻程度。

要避免滥用故事讲述者这一法宝。譬如“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什么呢……”,从头到尾,平铺直叙,毫无吸引力。

“故事讲述者”使用得当,可以彻底改变读者观察核心事件的先后顺序。比如,平铺直叙时,读者看到的是,事件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但故事讲述者带领读者的视线可能首先接触到的是事件的高潮,再来慢慢追溯这事件是如何发酵到高潮的,开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会形成什么样的结局。

“故事讲述者”使用得当,可以带领读者“看到”人物的行动,还能对行动做出评论。读者能听到讲述者的心声,也能分析揣摩被观察者的心路历程。故事讲述者,也不是完人,也有视觉盲点,也有认知水平高低,也有私心,也有偏爱,有人性中阳光的、阴暗的元素,也会有内心矛盾冲突的时候。因此,读者跟着讲述者看到的事件,不一定是真相,也许更加扑朔迷离。

讲述者还要有一个非常合适的身份,切入故事中。比如《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华生。故事讲述者要让读者与故事保持一定的观察距离。

尤其重要的是,故事讲述者要把读者很快吸引入情节精彩处,往往是故事中的某个关节点,恰好是讲述者的弱点或难题,讲述者有非介入不可的动机去讲述或参与到这个故事里。

因此,故事讲述者在揭露自己讲述整个事件的动机的同时,也就引领读者一起去探索整个故事情节了。

给故事讲述者一个引爆点或强烈动机来介入整个故事,会让故事情节更加复杂多变,波澜起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