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怎么了(2)

“八百里秦川怒吼秦腔”的时代似乎远离了我们,这是真的吗?

在这寂静的早晨我练完嗓子后,又一次心潮澎湃,又一次搜寻记忆,又一次担心“秦之声”的未来?在这一刻的万籁俱寂下,似乎只有双指在这巴掌大的手机屏上游走书写,仿佛在燃烧的一团热火,真要点燃对她的真爱?但又不知从何做起?心思像五味瓶,晃荡来晃荡去,不知应如何整理这“爱”的方向,也未曾有清晰明了的为写她的下笔理由。

渭水潺潺,岁月匆匆。对于游子来说,二十载的漂泊,阅尽了他乡之音,结交了风雨路人,沧桑巨变的人生,唯有梦中的呐喊,也许才会有弱弱“秦声”!倘若把三秦之音分细,那样也就只剩下了长安、西府、东府的关中“秦音”了。为何要这般称呼关中方言为“秦音”,我自己也觉得奇怪?可能受毛诗选《诗经》之《周南》对方言断定的影响吧?我总觉得《诗经》对方言或是官话的概念较接地气,也就暂且这么称呼关中话为“秦音”吧。

这里对于“秦音”的爱,也许出自我对秦腔的爱一样,那是因为对家乡,尤是我最熟悉的西安和咸阳(以后均称西咸或大长安)的一草一木的挚爱,更有我对“大秦文化”之与中国和世界的深远影响的顶礼膜拜,继续催生我从感知“秦音”到深层文化,再到大众文化“秦腔”的漫漫探索之路。(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建国初期,程砚秋先生奉当时政务院指示,两度赴西安考察戏剧,在考察研究相关文字实物和采访西安知情的老辈戏曲艺人的基础...
    徐常发阅读 4,949评论 0 0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余生动听阅读 13,589评论 0 11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9,761评论 1 3
  • 没事就多看看书,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没事就多出去旅游,别因为没钱而找借口,因为只要你省吃俭用,来...
    向阳之心阅读 10,248评论 3 11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7,161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