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面对兄长的有意刁难,才高八斗的曹植无奈之下只得念出了这句诗句。
生在帝王之家,即便享尽了人世间的繁华福贵,却也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无奈,父子相争、叔侄相斗、手足相残……平常人最基本的天伦在皇家是奢侈的梦想。
1、
公元1435年,这个魔咒似乎可以打破了,年仅九岁了明英朱祁镇即位,这一年他的弟弟朱祁钰七岁。虽然不是同母所生,但他们感情却很好,一起玩耍一起长大,朱祁镇并没有像其他皇帝那样削藩确保自己的地位,朱祁钰也不曾对好兄长的皇帝之位有过觊觎。
快乐平淡的岁月在兄弟间静静地流淌,险些让人忘却了这是帝王之家。只到那一年——蒙古进犯,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蛊惑下御驾亲征。临行前,朱祁镇将监国的任务交给了自己最信任的弟弟,弟弟朱祁钰也顺利成章地接了过来。兄长外出,替他分忧,是一个好弟弟应尽的责任。那时,大明兵强马壮,又带有文韬武略的高级官员和二十万的精锐大军,失败似乎遥不可及。可是,祸国殃民的王振在这场征途中发挥了常人无法企及的愚蠢,二十万大军几乎军覆没,皇帝也成了蒙古太师也先的俘虏。
此时的朱祁钰的心是悬着的,即为哥哥的安危忧愁,又为突如其来的重担惶恐。蒙古入侵,皇帝被俘,整个京城人心惶惶,朝堂之上一向矜持的百官失去了控制,亲手亲脚打死了王振残余的同党。哥哥的下场摆在那里,大殿上百官的疯狂还未散尽,大家却向他提出:继任皇帝。
尽管古往今来,这是个让无数人艳羡的位置,尽管明朝开创不足百年,为它的争斗已经血流成河。可是,这并不是他所想的。他不过是英宗皇帝的弟弟,不过是在他出行之时暂行监国之位。那个位置,那么多人想要,但并不是他所想的。
可是无论他如何拒绝,文武百官都跪在面前哀求他,太后也劝他,尤其是于谦,更是声色严厉地说:请为天下计!
尽管非所愿,尽管不情愿,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太后提出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他想都没想便答应了,皇位原本就是哥哥的,以后自然也是要传给哥哥的儿子,如今他只是被形势所逼。为天下计,公元1449年,朱祁钰继皇帝位,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朱祁镇和朱祁钰,皇帝和亲王,太上皇和皇上,这对好兄弟在历史的车轮下不停地转换着角色。
2、
时间来到了景泰元年(1450),北平保卫战取得了胜利,朱祁钰的声望达到了顶点。此刻的他是众望所归的好皇帝,大臣们向他顶礼膜拜,百姓们对他感恩戴德。号令天下,坐拥风云,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皇权的魔咒没有打破,奇迹没有发生,朱祁钰在皇权的魔力下渐渐沉醉。他已经喜欢上了这个感觉,完全忘记了当初继位时的无奈与挣扎,此刻他只希望自己的好哥哥永远不再回来。
也先吃了败仗,太上皇朱祁镇留在手上并没有实质的用途,杀掉又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等明朝来要人。也先无数次修书大明,只要他们派出使者,就可以把朱祁镇带回去。
可是,这却是朱祁钰最不想听到的消息。哥哥回来怎么办,是将皇位奉还,还是和他共同主政,还是……想到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利可能会被剥夺,他实在有些无法接受。那个温润如玉的和顺亲王如今已然成了一只惊弓之鸟。
于是,面对大臣的建议:前往敌营接回太上皇,朱祁钰将这些人召集了起来,展开了严厉地批评:你们是什么意思,难道不怕这是蒙古人的阴谋吗?
迫于压力,派出了使者李实——一个出行前的芝麻小官,临行前给他升了官和一封没有实质内容的外交信函。朱祁镇问:说要接我回去吗?他答:我不知道。也先说:你们随便派个人来接,我就放了太上皇,他答:我不清楚。
朱祁镇在蒙古生活艰苦,逃出来的将领和使者出行前大臣们要求先带些生活用品过去,李实也带回了也先的口信,朱祁钰表扬了所有的人,然后不理不睬。
也先无奈,只得再派出使臣表示愿意归还太上皇。朱祁钰没办法,只有再派一回使臣,对于这个出使团,朱祁钰是零配给和照例一封不谈接人的国书。他的目的很明确,什么都不给什么都不要,任朱祁镇在蒙古自生自灭。
可是这次的使者让他失望了,杨善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未费一针一线将太上皇带回来了。两匹马一顶轿子,这是朱祁镇回国后被派来接回宫的装备,他的好弟弟驳回了所有迎接的仪式,坚持一切从简。
大殿之前兄弟相见,虽是炎夏,却冷漠如冬。从此,朱祁镇在曾经属于自己的皇宫里开始了新的囚禁生涯,没有供给没有朋友谁都见不到,唯一可以用来乘凉的树荫,终于在一天也被弟弟派人砍了去。唉,这样的生活好似还不如蒙古被俘之时,至少那时敌军对他是尊重敬畏不敢怠慢的。原来的好弟弟去哪里了?
3、
哥哥在房子的牢笼里,弟弟却在心灵的牢笼里,他快把自己逼疯了。
朱祁镇随手给看守太监一两件随身之物,朱祁钰就将太监活活打死,说这是谋反的证据。
他活动群臣废除太子,改立自己的儿子,不曾想自己的独子在被立太子不到一年就病逝。面对要求复立朱见深的请求,他用棍棒打死了所有发出声音的人。复立朱见深,难道皇位又要回到哥哥那里去吗?不,这决不可能!皇位是他的,他要紧紧地攥在手里,哪怕他已经后继无人。
终于,在无休止的可怕念头和猜测下,还是壮年的朱祁钰病了,病入膏肓,无力回天了。他终于被自己的执念打垮了!
此时几个投机的臣子,如石亨,乘机迎回了朱祁镇,重新坐上了皇位。
朱祁镇走向了奉天殿,敲响了上朝的钟鼓,宫城大门闻声开启,百官相继前来朝拜。在震耳欲聋的钟声里,朱祁钰永远闭上了眼睛。或许这一切都该结束了。
八年前,朱祁镇成为蒙古军的俘虏成为了太上皇;七年前,他回到皇宫成为了弟弟的囚徒;今天,他又坐上了原本属于自己被弟弟坐了八年的宝座。
值得一提的是,八年前朱祁镇成为王振专权的工具差点葬送了大明的半壁江山。现在,他不过再次成为石亨徐有贞等掌权的工具,并且杀掉了北京保卫战里最大的功臣——于谦。无论历史如何轮转,他始终还是那个糊涂一直做出错误决定的皇帝。
好像,这八年就是一场梦,梦醒后一切又都回到了原点。
可这终究不是一场梦,在皇权的游戏里,迷失的不仅有兄弟间的情分,还有数不清人的前程与性命。
时光静静地流淌,宫门外孩童玩耍的声音徜徉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宫门内却安静异常,那里也曾有过兄弟亲密无间的嬉闹,也曾有过梦想的亲情,只是为何都消失不见?
当浮华散尽、尘埃退却,朱祁镇和朱祁钰是否会怀念最初的美好,是否会后悔迷失的选择,实在是不得而知。这一切只能留给后人去揣测,去唏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