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活着的时候,就是在战斗。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一直很想看《人间世》《生门》,但可能是觉得自己心理不够强大,或者在平凡的生活中,那些固有的旧观念,以为看到这些"不吉利"的事情,毕竟是“不吉利”的。所以一直没看。这个五一,基于某种心理建设,期望看看这一季的纪录片。
我想看看,了解到那些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胜利的人,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和人生的。我在三十几岁的阶段,还是没有立好自己的精神世界支柱,对于这个世界,这个人生的观点尚未脱离原来的一些阻碍点,有些迷茫的味道。但我是一直知道我现在平凡生活的幸福是难能可贵的。但,始终还是觉得不够。人生,总应该是有舍有得,舍得是一种大智慧,而像我现在这样子的情况下,总需要在舒服的生活细节中,找到一种支撑点,去更友好地观察好这个世界上出现的一切。
看到这些患病的小朋友,在病魔的折磨下,试着活出自己的笑容,也许最后的一个小愿望是只能保住自己的腿,例如思蓉,也许,如安仔的“不想留级”。
在看纪录片的时候,我老婆皱着眉头质问我干啥要看这么沉重的片子,我语气也是不大好地顶了回去。我不希望我的身边出现那么沉重的事情,所以,如果不看不听不想这些“不吉利”的事情,这些事情就不会出现的话,那我肯定是不会去听不会去看不会去想的。但我其实是希望自己从这些沉重的生活现实中,认真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
定义自己生活的意义,这个对每个人来说,真的很重要。特别是如果你真的不想无知觉地混着日子。我是认为我一直是在混着日子的,毕竟,那么曾经那么喜欢写作,喜欢胡思乱想,喜欢换各种角度去看自己身边的世界,现在都只愿意在虚幻的网络小说中释放自己的想象力,满足自己的探索欲。这对于一个已经度过了人生三分之一有多的人来说,是一种杯具。当然,这不是说去看那些比自己过得不好的人,然后来对比出自己生活的好,这过于轻浮了。我需要汲取那种迎难而上的情感,从一个纪录片的视角,看看面对生活巨大的磨难时,那些灵魂,怎么表现出人性魅力,好像史铁生的《地坛》。
游戏里面有很多条命,挂了的话,大不了重头再来。但真实生活中,我只有一条。
安仔如是说。也许,说出“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话的人,是没有真正遇到那些根本不可能的磨难,但人可以选择面对磨难的态度。也就如《活出生命的意义》中,维克多-弗兰克尔所表现的,有时候,生存下来,因为爱。
在阴湿的五月初,南方雨水不断,空气中都是水份的味道。你会觉得身体很慵懒,什么都不想动。这种时候,适合去睡懒觉,也适合思考人生。雨水,本身是一种白噪音,雨打屋檐下。人生不应该就是这样子吧,总要去认真爱现在身边该爱的人,去看值得看的书,去走值得走的路,去写值得写的文章,去听值得听的歌,去拍值得拍的风景,生命,应该浪费在自己觉得值得浪费的小瞬间里。
经常会想着那句话:
你今天虚度的一天,也许是他人渴望但不可得的明天。
勿虚度,何不做些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