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堂 | 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于格

1964年,美国纽约发生了一起案件——3月13日,凌晨三点钟,一名年轻女孩基蒂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一名歹徒的袭击。

袭击持续了长达半个小时,当时至少有38个居民听到基蒂的呼救声,甚至还有人走到窗边看了很长时间,但没有一个人对基蒂伸出援手,甚至也没有人及时拨打911报案。最后,基蒂身中十多刀,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案件发生后,媒体开始大篇幅报道并大声斥责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大城市的人越来越淡漠和冷血。

关注这次案件的人中,有两位心理学家,约翰·达莱和布比·拉塔内。他们二人在震惊之后,开始着手探究这个案件背后的心理原因——到底是什么导致了38位居民的旁观与漠视,间接造成了基蒂的死亡?

达莱和拉塔内设计了一个实验,邀请59位大学生参与了这次实验。

接下来,你可以设想一下,你是参与者之一,来到了这个实验室,一个温和礼貌的工作人员告诉你,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召集大家讨论“个人在适应大学生活中的问题”,因为话题带有一定私密性,每个人都被带到一个单间,通过话筒和耳机与别人进行交流,外界无法得知你们的交流情况。

实验有三种不同的设置——第一,你和另一个人单独聊天;第二,你和两个人一起聊天;第三,你和三个人一起聊天(当然,所有的参与者都待在自己的单间里)。

前面的交流很顺畅,正当你兴致勃勃和对方谈论大学生活点滴的时候,你突然听到耳机传来的声音开始断断续续,另一端的人说他“有些不舒服”,还发出了几声痛苦的呻吟。

你想起之前的闲聊中,别人偶然谈起,这个人患有严重的癫痫症,一旦发病,得不到及时救治的话,就会有生命危险。

假如,此时此刻,你和他是单线交流,没有其他人能看到、听到他,你会不会第一时间冲出房间救他?

我想,你大概会。

假如,此时此刻,除了你之外,还有别人也听到了他的声音和突发状况,你会不会毫不犹豫第一时间冲出房间救他?

我想,你大概……可能会,也可能不会。

实验的结果很发人深省。

表格来源:[德]格尔德·米策尔.心理学入门(修订版).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在这种突发情况之下,如果你是唯一的目击者,你有85%的可能是立即采取行动,做出反应的时间只需要52秒;

如果两个人同时在场,你帮助对方的可能性降低到62%,做出反应的时间延长到了93秒;

如果共有三个目击者,你帮助对方的可能性只有31%,做出反应的时间延长到了100秒。

约翰·达莱和布比·拉塔内的研究证实了,基蒂的死亡,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淡漠”和“冷血”。

接下来,结合这个实验和背后的故事,我们来谈一谈心理学研究的目的,简单的讲,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一)描述——是什么?

结合心理实验的结果,约翰·达莱和布比·拉塔内得出了一个结论——一个紧急情况的目击者越多,愿意提供帮助的人越少,而且考虑是否提供帮助的时间也越长。

这就是有名的“旁观者效应”,旁观的人越多,我们对他人施以援手的可能性却越低。这是对一种心理现象的描述,也是对基蒂案件的一种解读。

(二)解释——为什么?

为什么很多人在场,但无人出手相救?如果你是当事人之一,你会如何回答?可能你会支支吾吾地说,我以为,即便我不帮忙,也会有别人帮忙的。

随着人数的增多,提供帮助的机会不再是责无旁贷地落在你头上,而是平均地分配在多个目击者身上,这种“责任分散”,是“旁观者效应”的根本原因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基蒂案件中,有一对夫妻以为早已有人报了警,于是搬着两把椅子坐在窗前关注暴力事件的进展,却没有亲自拨出一个911。

(三)预测——将来怎么样?

了解心理现象的存在和原因,接下来,我们就可以预测未来了(当然,这里是出于概率学的预测,并非“大师”的掐指一算)。

假设,你走在繁忙的街道上,到处是行色匆忙、素不相识的人儿,你突然感到一阵窒息,朝着天空大喊了一声“救命”,然后就四仰八叉躺在了马路牙子上。

你猜,会不会有神仙姐姐、海螺姑娘出现,二话不说就把你送到了医院?

小伙子,醒醒啦,根据“旁观者效应”,这种情况之下,你得到及时帮助的可能性较低。

(四)控制——怎么办?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某种心理现象的存在和原因,也能预测发展趋势,还能否再进一步,根据预期的结果,控制或改变外部的世界?这就是心理学的第四个目的了。

假如你真的掉入了“旁观者效应”的情境中,这个问题并非无解。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影响力》中早已给出了破解之道——

你可以从人群中挑出一个人,盯着他,指着他,清晰具体而直接地对他说:“你,穿蓝夹克的先生,我需要帮助,请帮我拨打一个120。”

在这样的行动和表述之后,你得到帮助的可能性,会提升许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除了上述四个目的,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心理学研究的第五个目标——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我想,这也是绝大多数人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吧。

我们想要了解心理学的知识,并不是出于谋生的迫切需求,也不是想成为所谓的专家学者,而是希望能够借助心理学的启发,对自我有更多的觉醒和感悟,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自我、成长、爱情、友情和家庭,并给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


参考资料:

[1] 格尔德·米策尔. 心理学入门(修订版)[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

[2] 罗伯特·西奥迪尼. 影响力[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 心理学与生活(第十六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我是于格,一个爱码字、更爱教书的心理学老师,这是《小格老师心理课堂》系列第2篇,感谢阅读。

如果你正在学习《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基础》等课程,或者你想了解心理学理论知识(没错!就是最基础最枯燥的那一种!这可能是最无趣的一个文集介绍了~),欢迎关注《小格老师心理课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01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796评论 3 38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4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3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94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14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82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2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6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78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32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33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6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2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5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38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