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的一种活动。其中感情思相是它的内核。思想 感情并非从天上掉下来的,来源于人对社会的了解,了解的深浅 与人占有素材的多少成正比。因此占有素材既是生活的必须,又是进行作文的第一步,正如盖 房子要有砖瓦木石、做衣服要有衣料一样,写作文需要素材 。否 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谓素材就是作者为着某一写 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并且 写入文章的一系列的事实或论 据。从这里可以知道,素材大体 可分为摆事实和讲道理两大类。 这与作文中的记叙、议论相对 应 ,那素材与作文的关系怎样呢?
记叙文需要素材提供事实,才能把人写出个性,把事情描绘得清清楚楚,议论文需要素材提供道理和事例,才能做到“想方设法说服别人”;文学类作品需要素材提供想象的基础,才能让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总之,没有素材,就不可能产生写作。
素材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获得素材的途径有哪些呢?其实,只要静心沉思,就会发现有两条:一条是直接经验,即用自己的全部感官去读世间这一本大书,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烙印;另一条是间接经验,即并非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它包括来自于书 本 、新闻媒体的报刊、电视电影广播、网络αpp、与他人交谈等几个方面,这是素材的重要途径,因为人的精力有限且受时空影响,不可能事事亲身经历,只能让间接经验来开阔眼界,形成新的思想。
一,搜集素材的原则
1.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茅盾在《有意为之——谈如何收集题材》中说:”采集之时,贪多务得,要跟奸商一般只消风闻得何处有门路、有货,便千方百计钻 挖,弄到手方肯死亡,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可称为“货”的使囤积,不厌其多。“这里茅盾把搜集素材的人比喻成奸商专营可谓形象,同时,古人在著述时,对材料的占有就很讲究,“竭泽而渔”力争占有所有素材。黄侃说的未满七十不著书,其实是他想充分获得素材的表现
2.目的明确,目标专一
古代射箭的人开始调练时先要练眼,做到眼前有物而不闭眼,其实就是讲究目的明确,眼中只有靶心,心无杂念,才能有的放矢 。同样搜集素材也要目的明确,每个考生在考前都应建立自己的素材库,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如搜集文学类素材,就要对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班固、贾谊、三曹、“竹林七贤”、王羲之、陶潜、三苏、八大散文家等分析,做到在一定时间段去做专门的搜集,不要杂乱无章。
3.明察秋毫,正反相对
对自己搜集到的素材,一定要用心去思考,如果是人物就思考这反映了人的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行,是事情则思考这件事背后 含有什么样的寓意。如《从文自传》中沈从文写小时候逃学,我们则要分析他是什么原因,通过阅读就发现,沈从文小时并非真的不学习,而是由于私塾教的内容对于他来说是太容易了,他是想获得更多的东西。另外,把正 反素材相比较来记忆,更能加深印象,也使素材在说理上更有力。
4.整理有序,建卡建册
搜集素材多,往往在头脑中是杂乱的,这就要求考生要合理的有序的处理,对素材的处理建议像中药盒铺一样,给每类药贴上标 签,使用时就更方便。对素材就是利用好卡片或小手册,把素材放在一起,经常去翻阅。这样既方便记忆,又能选出典型素材,从而使作文内容丰富。
二、搜集索材的方法
集素材的方法很多,针对中生
我在此推荐几种
1.记日记,整理日记
2.整理课本内容
3.筛选媒体影视信息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参加社会实践。
有了积累,怎么快速搜索出合适的素材,为我所用是关键,下面以一道作文题为例,介绍几种简单易学、实用的素材搜索方法。
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已的脚印,一爱因斯坦
请根据读后的感受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读:题目中爱因斯组的话语简洁生动,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仔细琢磨一下命题者的意图就会发现,审题难度并不大:可以辩证地谈“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也可以谈要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大胆创新,还可以谈要展示自己的个性,舞出自己的风采等。
针对上面观点,我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快速度索素材
方法1例证法。即从古今中外,正反对照等角度有条理地选择恰当的素材,如(1)晋代的王羲之,被为”书圣”。他学习时,不但刻苦认真,而且博采众长,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据说他起初向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借鉴秦汉以来众多的书法佳作,像秦代的大法家李斯,汉代大书法家蔡邕,三国大书法家钟繇,以及被称为“草圣”的张芝等许多名家作品,他都泛览博识,然后才独创出一种俊逸轩美的新书体。后人高度评价他的书法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代表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楷书《乐毅论》则被为“千世楷法之祖"。
(2)管仲改革: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管仲为相,管仲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它打破井田制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发展经济;整顿行政机构分设官员管理各地。还改革军制,施行推举制度,重视人才选拔。这些措施,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取齐国在短短几年内,夺得了战国七雄的霸主地位。
(3)有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儿,跟他的爷爷学画画。爷爷是全国知名的画家,小女孩儿画了一只漂亮的红兔子,一匹有翅膀的会飞的马,一个比你母鸡还大的鸡蛋。爷爷批评他画的不真实,不该把兔子画成红色,不该让马长出翅膀,哪有还比鸡还大的鸡蛋。小女孩儿不服气,因为那是他美好的想象,他的画参加国际比赛却获得大奖。
2,引证法一,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有力的阐明自己的观点。
算是平亚说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罗曼罗兰说我创造,所以我生存台,24台说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3.类比法,即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用另外事物的正确和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错误。
不甘于蜿蜒山涧的河流另辟蹊径,造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丽不甘于埋没海滩的沙粒隐匿黑暗,呈现出璀璨耀人的稀世珍珠。
4,喻证法基于用比喻来论证观点,用此法可以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清晰易懂。
禁锢在他人的世界里,又怎能看到只属于自己的那片星空,就像一个周而复始的圆圈,若没有灵机一动的转弯,所有走过的路程,都只能是毫无意义的循环。拉磨的驴之所以为人永远奴役,是因为他从不敢离开那块儿周而复始的磨盘去外面的世界闯荡,没有创新,一切的重复只能是无用功,像那头驴的汗水滴入土地,再也不见。
5.归谬法。先假设某一观点正确的,然后从这一观念中加以引申,推论,从而从侧面论证起荒谬性。用此法往往可以使作文语言犀利辛辣且不乏幽默风趣。如:看到蜘蛛结网,我们就要去学习吐丝?看到雄鹰翱翔,我们就要学习展翅?看到老人蹒跚,我们就要学习老态龙钟的稳重?看到青年疾步,我们学习意气风发的气势?看点淑女窈窕,轻盈曼妙的步姿?……到头来,学到了什么?只能爬着回国。
学习,固然重要,但只有明确了自己要不要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才能真正体现学习之价值。
学生如果能在平时多注意从课本、名著、时事政治、缤纷生活中多积累素材,并能灵活运用以上几种快速提取素材的方法,就不愁无米下锅,无文可写了。考场自然是文思泉涌,写出“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有条有理"的优秀作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