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训练营成长记录——问心俗人

            做好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自己,一个外貌平平、二十世纪初期毕业于一所不好不坏的还算有名的211高校的电气专业的理工直男,因被壹万伍仟元安家费吸引,2003年8月我独自一人怀揣200元现金来到了举目无亲、一无所知的上党大地,入职了一个国家“六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的老牌地方国企,机缘巧合、贵人相助,不太优秀的我不到30岁很快成长为了中层领导干部。可能是性格原因、也可能能力有限、也有可能是前七八年过得太顺利了,还有可能自己与这个企业的领导三观不合等等能说不能说的一些原因,一个岗位一口气干了十年,虽说没有多大成就,但也算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在别人都不理解的情况下、一个不合时机的时候,被一个不算理由的理由吸引下裸辞了,从2020年一步回到了20003年,实际上不一样的2003年,开始漂泊他乡,我有趣的给别人介绍自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定居山西的、在富庶之地江苏呆过一年、单位在山东的、工作在福建天天可以看到海、吹到海风的河南人。

    以前可能是我把太多的精力放到专业上了,没有学习太多的管理技能,导致工作效率偏低,天天不着家,离家很近(骑自行车十分钟)在家很少,对孩子有陪伴但是太少,方法也不太对,在孩子的成长上是缺位的,好在在孩子还不算太大的时候(大宝13岁、二宝5岁)我突然醒悟了,离家远了反而更会和孩子沟通了。改变的原因就是2021年10月的某一天,爱人的樊登读书会员快到期,我就登陆看一下还用不用给她续费,登录试着听了《樊登讲论语》、《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等几本书,自己就被樊登老师深深吸引了,就利用双十一的机会给自己买了樊登讲书和非凡精读的双会员,开启了一段奇幻之旅:微信读书群、读书、打卡,在樊登APP读书、听书(不是小说,是名人大咖用大约40--50分钟的时间说他们对一些经典名著的感想和认识)学习受益颇丰,使自己很快成长为了一个愿意和孩子成为朋友、共同学习的父亲。通过学习心理学、哲学、管理学等等,我从查理芒格哪里学到了多元思维的理论,从老子、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哪里学到了古典哲学,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贝多芬、莫扎特哪里学到艺术之美,在工作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心流,不管以后路如何走,裸辞可能是对了。

    心理学是个很高深的学问,一个理工直男的自省,但是想要做好一个好父母不懂点心理学可能是有点难度的,如果真的不懂就只能去真正爱孩子,但是如何去真正爱孩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生不完美的、被文化界称为“傅译”的、中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先生,为新中国自己培养出了一个被世界钢琴界称为“肖邦在世”的、伟大的、不是中国国籍的爱国艺术家--傅聪,这个可能是一个父子教育的范本值得大家学习。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理论我是认可的,因为自己的一些经历能用他的理论进行验证。容易有问题的儿童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有器官缺陷的儿童;第二种就是受宠的儿童,受宠儿童是特别容易出问题的;第三种是被忽视的儿童,你看我们生活中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完全受宠,一个极端是完全被忽视。如果你能有时间和孩子做个游戏----问问他“最初的记忆是什么”,就很有可能找到一些他们所作所为的一些根源,只有找到根结才能采取有效的办法,实际上这也适合我们自己。樊登读书APP中樊登老师讲的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真心希望大家好好听一听,里面好多观点我非常认可,昨天这本书推荐到了我的微信朋友圈,推荐语为“对于自己、对于亲子、对于如何和不容易相处的人如何相处都非常有用的一本书,希望大家有空听一听!感谢一位“小朋友”朋友圈的分享”,这个小朋友也不小了二十五六岁了,我上一家单位的一个不怎么爱读书的人,在我的一两次推荐下,好像已经开始爱读书了。

    我深深的知道做为一个学理工的普通人,不可能知道想知道的所有知识,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都做好,但是自己修炼成长、快乐的活着,活成自己尊重的人、活成孩子心中榜样是可以,成为一个爱家、爱孩子的、努力的父亲也是可以的。一个人的人生四大要务是:个人成长 个人健康 家庭 事业,每天都要做和四大要务有关的事情。这里强调个人不是自私,是因为只有自己好了,才有可能把好的东西传达给别人,自己只有身体健康才能照顾好妻儿老小,才能更好地爱他们陪伴他们,只有个人成长了,才能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才能干好工作,成就自己的事业,达到一定的经济基础,经营好家庭。利用业余时间报名参加了萤火虫训练营,自己每天利用早起的时间晨读论语打卡,重温了经典,并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学习可以获得知识而受益,但是如果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事情的意义更大,也就是说有时候努力得到的不是结果而是能够努力的能力。

  最后我想对轩宝、沐宝说:“虽说爸爸不在你们的身边,但是爸爸是把你们放在心上的,爸爸每天实际上都想听到你们的声音,听听你们的生活,希望你们过得开心,愿我们大家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望天下的父母们都能和自己的子女们活成知己而不是甲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