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维钢精英日课中,听到一个有关认知方面的观点:懂的,不一定信;信的不一定懂。作者用这个观点,精辟的总结了在著名的“启蒙运动”中,人和理性的关系,是我非常喜欢的一贯的“万式风格”。文章中引用了平克的“启蒙此时”以及哥德堡的“西方的自杀”书籍中的观点。
比如:平克的观点,人总是倾向于吧理性当做工具,而从来没有当做信仰。因此人完全可以非常善于使用理性,但是与此同时却不一定相信别人通过理性推导出来的思想。比如,你可能对进化论的内容完全掌握,但是不一定详细进化论的思想。而且,你对进化论的掌握程度,与你相不相信进化论没有必然联系。再比如,决定美国人对全球变暖的学说的立场的,不是他的知识水平,而是他的政治立场。共和党人倾向于反对全球变暖学说,而民主党人更相信!而如果你让他们分别做关于全球变暖的知识性测试题,他们的得分是差不多的。
哥德堡的观点:如今参与“占领华尔街”运动,要求美国平等的那些人,其中有几个真正读过“卢梭”经典的《论人类的不平等起源》这本有关平等的经典著作呢?人们是热衷或者更喜欢平等,而不是真正懂“平等”。也就是说,这种思想的传承并不是智力上的传承,而是心理趋势的传承。哥德堡说,政治思想,并不是学者凭空创造的,每个可以流传的思想,必然迎合了人们当时的一个心理趋势。
读了以上这么多学者的观点,我对上述说法也些自己的观点:
首先,启蒙运动的根本假设就是“人可以有理性”,即不是人有理性,也不是人没有理性,而是可以有,这应该意味着理性是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也可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懂而不信或者信而不懂”到“懂且信,信且行”是一个从认知到信念到行动的过程,人的成长也许就是这个过程不断往复的过程。所以,“懂而不信”或许就是同一个人针对同一事件的不同阶段而已。
其次,根据知能愿模型,人的行为之所以产生,是认知、能力、意愿相互作用的结果,信——是对一种思想的认同,属于价值观层面,因为认同所以相信,可以归于意愿层面;懂——一种认知能力,属于能力范畴,因此,“信”与“懂”属于构成人的行为模式的不同层面的两个内容,思想是可以让人信的,而理性是可以让人用的。我们可以更主动的运用理性,把头脑中好的想法形成思想,并通过提高影响力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相信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