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简书已经三个月,写作的热情丝毫不减,可是我却好像写不出什么了。
一开始删掉微博来到简书的初心是想安静的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刚好简书这个平台有很多志趣相投的人。然而才三个月,才写了十几篇文章,我就发现自己离原来的初心越来越远了。
当第一次我写的文字有好几百人阅读,有人点赞有人评论的时候,我就感觉来到简书简直就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一遍遍地打开简书APP,消息栏里的每一个动态对我来说都至关重要。我特别希望每次打开刷新的时候,都能看到一颗颗红心。而当我的文章被拒收的时候,心里的落差也慢慢抵消了原来的兴奋感,它开始影响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我仿佛又回到了被微博控制的生活。
当我发现我随性写出来的文字可能不会有人看的时候,我开始琢磨简书首页上文章的风格。我看到很多人擅长于写干货,例如健身、减肥、理财、办公软件、厨艺等等,仿佛人人都能当一个领域的专家。我一开始也很羡慕这些人,觉得他们把自己的爱好转化为知识分享给大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后来当我自己尝试切入干货的写作时,我才发现有多难。即使是我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我也没有办法深入浅出的讲一个知识点而不落俗套。发现这个道理之后我再去读这些干货的文章,才发现其实每个人写出来的东西都很浅显,大部分都是百度来的信息(当然也不乏一些很专业的选手)。
读研的时候,我们要将一个细小的领域弄清楚往往要花费好几年的钻研,并且通常要突破一些常规的科学道理。更何况像是针对人体的健康、健身等知识,有多少人能对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负责。就算是最权威的《Science》和《Nature》等科学杂志,也可能会刊登出完全相反的科学结论。
于是,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首页上这么多写干货的作者会不会也是像我一样,为了阅读量,靠着百度知乎拼命攒出来一篇篇文字。如果是这样,我觉得简书的作者就太可怜了,科学领域的事情要是能被一群半吊子的兼职全职文学爱好者讲清楚,还要科学家做什么。
现代人大都看不起鸡汤文,反而热捧反鸡汤和看起来充满了知识的“干货文”。反鸡汤大行其道,其文字间充斥着不少脏言脏语,靠着一些小机灵,把一些还在传递正能量的人怼的无话可说。要知道,鲁迅才是反鸡汤的高手,要知道有一种写作手法叫做反讽,反讽的意义就是能够针砭时弊,用文明人的方式骂人。而这些反鸡汤呢,没有文学修养,就拿直白当幌子。简直就是毒药。
爱看“干货”的读者,以为自己利用碎片的时间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要知道任何东西在传播的过程中都会损失很多信息,你怎么敢保证给你写这篇文章的人没有误解真正的科学道理。所以,如果对某个领域真正感兴趣,还不如从真正的课本和权威的杂志上去获取知识点。
停更的这些天,我一直在寻找写作的思路。但是一旦人的欲望形成了,就被蒙蔽自己的真心和灵感。我原本是个随性写文字的人,如今却被阅读量和点赞数搞得不知所措,不知道应该怎么继续写下去了。当然简书上也有我非常佩服的作家,他们写出来的每个字都不是拼凑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思考。
接下来和简书相伴的日子,我希望自己能真诚的去写作,好文自然会有人喜欢,而不是为了让人喜欢去写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