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效率方法

最近,被家长问到怎么改变孩子做事拖拉、写作业磨蹭的坏习惯,我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使用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发明的,它是先工作或学习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的方法。因为开始使用的定时器像番茄,所以番茄工作法因而得名。它一般在工作、学习时间比较长,或者有点难度或枯燥,容易分神的时候使用的。

那么该怎么使用呢?(单从小学生学习为例)

首先是计划,就是预估一下学习的时间大概有多长,如果是50分钟,那么就是要用两个番茄钟。一个番茄钟大概能完成多少任务。时间和内容的预估可以交由孩子来完成,不管他预估得准不准。随着实施,他们会自觉调整。

其次是准备,在实施之前,一定要给孩子强调这25分钟时间内,不要做任何跟学习无关的事情。比如:喝水、上厕所、开冰箱拿点吃的水果等,除外还要将桌面收拾干净、不要出现引发孩子走神的东西。中途不能中断,中断就是无效番茄钟。

接着,实施或执行。我们就让孩子扭动番茄钟第一个25分钟的时长,开始写作业。作为家长,要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外部环境,不让孩子分神。家长可以在旁边看书或工作,不要自己刷手机、看电视等,不然,孩子是不服气的:”你让我学习,你凭什么可以刷手机、看电视,这不公平。“孩子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很容易产生对抗的情绪,就算家长按照自己的逻辑来找理由,但是苍白的理由怎能敌得过孩子睿智的判断?更不用说家长用自己的权威(淫威)呵斥孩子不要给自己攀比,学习的效果肯定会打折扣。

最后,评估。25分钟结束后,孩子如果完成了预估任务,这当然是值得称赞的,我们肯定要奉上溢美之词,让孩子开心,劲头十足,为下一个番茄钟积蓄能量,这免费又管用的方法不用才是犯傻。当然赞美也是有讲究的,一定要用事实描述加感受,比如:”你在规定的时间里,没有做跟学习无关的事情,很投入,也按照自己预估的时间完成了预估的任务,慢慢地会管理时间、管理自己了,妈妈真的很佩服你。“

如果没有完成预估的任务,也没关系,先肯定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成人都不一定能用好,更不要说小孩子了,以此消除孩子的挫败感。接着让孩子自己找找原因,是出现了分神、还是对自己要求得过高等等,如果孩子分析得不够全面,也可以试着引导孩子去思考、去补全,在以后的学习中,争取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特别强调的是,不管孩子有没有完成预估任务,都要让他休息5分钟,这是对孩子学习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放松和休息——脑力和视力的休息。

休息的这5分钟干些什么呢?往窗外眺望,喝水、上洗手间、吃点零食、和家长或兄弟姐妹玩些游戏、或帮家长做点感兴趣的家务……千万记得一定不能通过看电视和手机来放松,因为根本没有休息到眼睛,还很容易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几轮番茄钟操作下来,孩子的效率一定会有提高,甚至是大大地提高,不仅增加了番茄钟的个数,而且还让孩子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提升自信心,形成良性循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