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问》|提升思维竞争力

就像是简介所说的那样,这不是一个小时代,这是一个小学问的时代,只有知识没有观点的人正在被淘汰。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帮你解决人生的7种焦虑。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升思维的竞争力,像聪明人一样去思考。

第一部分

①为什么很多事儿争不明白?

小学问:很多问题之所以争不清楚,是因为没有弄清举证责任这个前提。记住“证有不证无”,能让你避免很多无谓的质问。

②没有自知之明,问题出在哪儿?

小学问:人们通常都会觉得自己的水平在平均线之上,而这往往是因为无知导致意识不到问题所在。想击破这种“好于平均幻觉”,你就要尽量给这种能力找到客观评判的标准。

③人为什么会死不认错?

小学问:人是一种需要理由的动物,可是在追寻理由的时候,由于外部归因和内部归因的双重标准,很容易“创造”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从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死不认错。

④你能分清原因和结果吗?

小学问:因果关系往往是相互的,甚至是跟表面上相反的,如果忽视“对立成因”的可能,就会犯“因果倒置”的错误,被似是而非的统计数据忽悠。

⑤怎样不被人带到沟里去?

小学问:滑坡谬误的根源,在于人们心中对于秩序的喜好,在面对环环相扣、看似严密的推导过程时,会倾向于把或然的预判当成必然的结果。对此,你可以指出回归效应的存在,并且用集中议题的方式,拒绝对方把你绑定在糟糕的结论上。

⑥迷信的命门在哪里?

小学问:之所以迷信,在于它能低成本、高效率地安抚焦虑。所以最有力的回击,是指出它高昂的隐性成本。迷信的成本,就是它的命门。

⑦偏见为什么难以根除?

小学问:偏见源于理智的懒惰。当我们对别人有偏见时,就会忽视很多重要的信息;当别人对我们有偏见时,行动是最好的回应。

⑧谴责受害者是什么毛病?

小学问:受害者很难得到无条件的同情,因为我们会通过谴责受害者来获得自己内心的安全感。同样的道理,不幸发生时,无辜者也经常成为替代性攻击的对象。这种倾向本来是为了获得安全感,但却会让我们离真正的安全越来越远。

第二部分

①为什么有人可以“躺着”把钱挣了?

小学问:有些人看起来没你辛苦,却又比你赚得多,很可能因为他们承担的是风险劳动,或者是创造性、试探性、开拓性的工作。这种表面上的“闲”,蕴藏着事业成功的秘诀。

②你知道自己挣的是哪份钱吗?

小学问:除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外,还存在风险劳动和情绪劳动。相应的,评估你的工作能力,也要考虑这四种劳动的组合方式。想清楚你挣的是哪份钱,才能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

③你的待遇是高还是低?

小学问:想知道自己值多少钱,你可以反过来想想HR是怎么确定你值多少钱的。想知道未来有多大发展,除了个人因素之外还要看外部因素和职位因素。另外,千万不要忘记隐性薪水的存在。

④工作让人烦,你该怎么办?

小学问:高频重复工作,虽然是新人必不可少的磨炼,但也最容易产生工作倦怠。你可以根据具体原因的不同,用换位置、换兴趣点、差异化定位这三招来提升自己的成就感。

⑤怎样不被贫穷限制想象力?

小学问:摆脱穷人思维,首先要避免利弊分析的常见误区,注意利弊的共生性,拓宽分析利弊的新视角。

第三部分

①想自律?你连因果关系都弄错了!

小学问:不是先有自律的品质,才有自律的行为。先做自律的事,你才能变成一个自律的人。不要空想有了好习惯再去做事,这是倒果为因。

②为什么你总是三分钟热度?

小学问:先想清楚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再按照这样的方式去思考和生活,那些起初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就能自然达到。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你才能说自己真正拥有了这些品质。这个顺序是be-do-have,而不是do-have-be。

③改变自己,要经历哪几步?

小学问:改变不能一蹴而就,谁都必须经历五个阶段,一开始太过激进,反而是重要的败因。记住,重要的是每个改变的成功率,而不是每次改变的幅度。

④为什么“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是个大谎言?

小学问:我们都活在他人的眼光中,所谓自律,不是不计较他人的眼光,而是要找对“关键他人”。这就要求既要有正向反馈,又要严格管理。

⑤别人的成功故事,为什么帮不到你?

小学问:制定目标的时候,既不太高,也不太低,对你有真实触动,有值得学习的细节的,才是“合适的参照对象”。

⑥为什么你不敢做个优秀的人?

小学问:由于“自我妨碍”的存在,我们很容易给自己的退缩找到原因,不敢成为优秀的人。所以,你一定要认清这种心态,至少不要让别人的“自我妨碍”影响到你的判断。

⑦为什么你做不到“管住嘴”?

小学问:用什么方式称呼一件事,会极大影响你对它的看法。所以,想要管得住自己,就要在观念上先学会使用正确的语言。

⑧玩《王者荣耀》,也能学到自律之道?

小学问:自律不是吓出来的,有即时反馈的正向驱动,才是驱使自己不断进步的正确方式。与其对自己狠一点,倒不如用正式的方式对自己好一点。

第四部分

①问对问题,才能提高效率

小学问:好的目标等于成功的一半。制定目标时,先用“SMART”原则的五个问题考察一下,如果能够符合这五项标准,那就放手去干吧。

②为什么《俄罗斯方块》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游戏?

小学问:游戏和工作的根本区别,在于反馈的即时性。因此,你可以用“简化反馈”的思路,让自己在工作中也像在游戏中那样充满激情。

③斜杠青年邱晨的跳槽心得

小学问:技能迁移不是平均用力,而是发现自己的核心技能,为它们拓展应用场景。这样,它们就能跨界组合,表现为新的形态,使你的能力产生指数级的增长。

④换位思考”都是耍流氓?

小学问:与其把时间浪费在盲人摸象、各执一词的争论上,还不如从客观数据的角度,对事物的全体做一个定量分析。

⑤只看销售数据,你就错得太离谱了!

小学问:同样的行为,可能会对应完全不同的动机。要正确预测人类的行为,就要注意收集态度数据,在“事实如此”之外,多想想“还有什么可能”。

⑥为什么更应该向失败者学习

小学问:想成功,就要多向失败者学习,因为成功者的故事,多数都是幸存者偏差的产物;失败者的经历,反而往往更具有普遍性,避免了这些陷阱,也就自然走向了成功。

⑦“节省时间”才是最大的浪费?

小学问:提高效率,与其“省时间”,不如“省事情”。也就是正确排列事情的优先级,时刻评估自己当下所处理事务的目的、效用、重要性。当断则断,是成为高效能人士的关键。

第五部分

①早恋为什么禁止不了?

小学问:吸引力,可以来自外貌、接近性、互惠性、相似性,也可以来自障碍。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发挥作用的原理,了解它们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就可以主动提升别人对自己的好感度。

②女生,真的比男生更唠叨吗?

小学问:善于倾听,是最大的加分项。想成为异性眼中好的聆听者,你就必须理解另一半的说话模式。不要被“女生话多”的刻板印象误导,而忽略了两性在权力关系、对谈话内容的理解、分享话题的习惯上的各种差异。

③女生,天生就是购物狂吗?

小学问:逛街之所以容易引起矛盾,是因为两性对此有完全不同的理解。“狩猎/采集”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细节上的不同,帮助你跟另一半和谐出行。

④女生,真的比男生更柔弱吗?

小学问:男女两性在气质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受后天影响形成的。这就意味着,首先要把异性当成“人”来对待,才能避免很多根深蒂固的成见。

⑤爱情,为什么总有各种“作”?

小学问:爱情中之所以有各种“作”,往往都是痴迷型和回避型人格在作祟。认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而不至于陷入相互指责。

⑥亲密关系中保持新鲜感的秘诀小学问:爱情有三种基本型(情欲、游戏、友谊),三种次生型(现实、激情、奉献),认清自己和对方的爱情偏好,就能把两个人的关系调整得更加舒适。

⑦跟数学家开普勒学习该如何相亲

小学问:“择偶复制”现象会让爱情里的弱者更弱,强者更强。不过别紧张,你完全可以向强者学习,提升自己的魅力值。等到权利反转,你就可以用37%法则来优化你的选择了。

第六部分

①卖问题,而不是卖产品

学问:影响力不是来自你有多优秀,而是来自对方有多需要。所以,卖产品不如卖问题。只要能够成功地创造需求,接下来施加影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②影响力,从感觉做起

小学问:感觉的不可通约性,是沟通中最大的阻碍。所以,重要的是对方觉得怎样,而不是你真的如何。影响力的产生,永远都是围绕着感觉进行的。

③制造美好还是营造恐惧?

小学问:想要避免“乏味”,就要向广告学习,看它们是怎样细分美好、善用恐惧,把平常接触到的东西表现得如此诱人。

④“收礼只收脑白金”,为啥是个好广告?

小学问:当大家都在同一个标准下争奇斗艳的时候,很容易显得你是小透明。所以,你不妨从这个红海中抽身出来,用“扩张场景”和转变“心理账户”的方式,为自己寻找到一片蓝海。

⑤坏消息要怎么说,才显得是一个好消息?

小学问:解释框架的变换,可以让同一件事呈现完全不同的面貌。所以,想让别人产生你想要的观感,就必须慎重地选择该使用哪一种解释框架。

第七部分

①丧人?你以为想当就能当吗?

小学问:所谓的丧就是指:1.自我评价低;2.对工作前景不抱希望;3.犯困与失眠同在;4.反社交;5.不期待幸福。

②为什么焦虑会流行?

小学问:焦虑感的来源,在于付出跟收获之间的因果关系变得越来越间接。这种间接,增强了不确定性,让我们失去了对时代的操控感。

③别慌,歌德的青春也迷茫!

小学问:迷茫是一种“精神呕吐”,它帮我们把那些过去不假思索接受下来的价值观都加以质疑和排斥,如此我们才有可能成为更灵活、开放的个体。

④人为什么必须快乐?

小学问:“丧”所对应的并不是“不丧”,而是廉价的快乐。后者固然可以暂时舒缓焦虑,但前者却能稳定地填充心灵空虚,帮助你重建更高层次的意义感。

⑤消极不一定是坏事

小学问:负面情绪是因为对人类有用,才在进化当中被保留下来的。

⑥丧,也能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小学问:最有感染力的幽默,是展示你无伤大雅的丧。

⑦悲观是软肋还是铠甲?

小学问:防御性悲观是认为事情的结果“很有可能”会不好,并调整方向,或降低预期。

⑧怎样避免成为“三无青年”?

小学问:要摆脱无助、无聊、碌碌无为的状态,请建立次级控制感、重建沉浸体验,当然,还要选择有价值的事物沉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4,871评论 0 33
  • 完整“宋词三百首”原文及参考注解 卷五: 潘希白 大有·九日① 潘希白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②,问岁华、还是重九。恰...
    汉唐雄风阅读 1,035评论 0 1
  • 完整“宋词三百首”原文及参考译文,卷二: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汉唐雄风阅读 1,068评论 1 4
  • 唐诗、宋词、元曲各擅一代文学之胜,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体抒情诗,产生于唐,繁衍于五...
    汉唐雄风阅读 1,598评论 0 5
  • 整个三国,正史以《三国志》最为著名,但影响力最大的还是《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飞过的百合花田阅读 1,725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