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会歌
2019年1月3日上午,新年伊始有幸听到河师大李永贤教授(复旦大学博士)的讲座《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智慧》。以前总感觉虚无缥缈而又高深莫测的传统文化,今天经李教授一讲,却是离生活那么近,对我们影响那么深远。
李教授引经据典从教育的本质、目的讲起。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大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而我们今天的教育更多的是倾向于应试教育,给教育造成了许多困境。诸如: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塑造。人的全面发展,变成唯一的知识累积。学校的德育教育又不是那么成功,因此有必要补上“修身”一课。“修身”以提升个人的素养为目标,是贯穿于人生命历程中的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接着,李教授又从四个方面做以阐述: 一、人为什么要重视修身;
二、修身的原则;
三、修身的目标在于完善自我;
四、修身的内容。
那么如何看待“仁”的这些丰富内涵呢?怎样做到“仁”呢?
1.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严于律己”是立身的根本,“宽以待人”是行事的准则。所谓“忠”,是对己的要求,体现的是严格的自律。所谓“恕”,是待人的态度,体现的是宽厚的德行。而生活中往往把责任推给别人,那不是“恕”的行为。朋友之间往往因为没有一颗宽容的心,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待人接物,多反躬自省是一种情操;宽以待人,不等于做没有原则的老好人;睚眦必报非明智之举,敬而远之反不失君子气度。要远离生活中那些蛮横无理的人――垃圾人,不要把建议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诚信守则,一身正气。
忠诚、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讲信用与守原则是统一的,超越原则的信用不可讲。生活中要小心那些说的动听,暗设陷阱,心中有小算盘的人。还要忌结党营私,多交纳益友。正如孔子所说:多结交好朋友,少结交坏朋友。多结交有知识,有文化,正值、诚信的人 。
3.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为理想献身的勇气。
要将人生过程中的艰难困苦视为一种考验。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心存敬畏,心中有爱。
慎言,莫图口舌之快;慎行,莫逞一时之勇;多做少说,不妄议妄度;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一要爱身边的人,二要爱家人,三要爱自己。对父母要孝,对兄弟要悌,对子女要慈。
5.多做,扬名立世,为父母争光。
要爱惜自己的羽毛,不要让家人蒙羞。
6.好学善思,做有知识,有思想的人。
要谦虚、诚实,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不要好辩,狂妄。要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多读书,让内心平静下来。请相信,只要读书就会与众不同。做昔日的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不仅要会学,还要学会感恩,只有学会感恩的人才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2019.1.3写于新乡114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