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老友,今天感慨道:我们应该每次相聚都拍几张照,这样十几年下来,多有意义啊!我也感慨,好像每次相聚都有拍照,但相同姿势凑齐的人数的照片几乎没有。确实有一些遗憾。
没有遗憾的,也许就是这十几年如一日的醇厚友谊。
我们这几个人,说来也很神奇。一年没几个电话,平时也不会假惺惺地嘘寒问暖,甚至各自的生日也只记得月份记不清日子,却能维持这么多年的感情,一点都不变。
我们的“铁人组合”,从大学开始就每年的暑假寒假必须聚在一起,到后来的毕业了工作了过年过节,一回来就招呼,一招呼就全部到齐。再到后来的结婚生子,也是一到家,就齐刷刷地到位,吃吃饭,聊聊天,不管吃什么喝什么吧,总之就是要凑在一起,聊到天黑。
我们的“另一半”也加入了这个神奇的组织,另一半也是这个组织能够得以长久粘合的重要元素。没有另一半的无条件支持,恐怕这个组织里的成员要掉队咯。
其实,我在柳州有很多同学朋友,但每次回来我也只联系我们的小组织。不是我“耍大牌”不跟朋友们联系,实在是时间和精力有限,我只想把有限的几天更多地陪爸妈聊天,陪孩子玩耍,跟这几个好朋友在一起,就别无他求了。
这也和我的交友观有关系。最核心的几个朋友,是如何都撼动不了的。每个朋友在我心里都有各自的分量,这个分量也是变数,同时也是双向选择。时间长了不联系,或者很多次电话打过去不接听也不回复,当初的情谊也就慢慢淡了。没有血亲关系的朋友,就是越走越近,越不走越疏远,不经营自然没有回报,ROI还是很精确的。
但有一些朋友,真的是不需要时常联系也会一直在心里最温暖的地方。就像柳州的“铁人组合”,就像我大学最好的哥们,就像我茉莉家族里默默支持我的那几个最好的姐妹。我们从来不需要彼此寒暄,只需要告诉他/她,“我来啦,快出来吧!”然后,就全部出来了。
十几年始终如一的好朋友们,有你们在身边的感觉很幸福,真的!无论我在哪儿,都能遇到这样三五个至亲好友,真的是超级的幸运!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