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力学家李敏华活成了中国女性该有的样子
(李敏华,1917年11月2日出生于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市),
2013年1月19日在家中离世,享年96岁。)
“在您小时候,家里面谁最支持、鼓励您上学呢?“
“母亲!”
这是2007年,90岁高龄的李敏华作客“腾讯科技”时的回答,清晰、有力、毫不犹豫。
她的母亲朱惠石1892年出生于封建家庭,却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她通过几次抗争才获得进学校念书的机会,最后毕业于杭州女子师范中学。她女扮男装去上学的故事让女儿李敏华感动终身。
当李敏华中学毕业后,父亲鉴于经济条件,不主张女孩子继续上学。在母亲的努力筹划下,李敏华才得以完成高等教育。
“我是振华的!”
1923年9月六岁的李敏华进入苏州振华女中的小学部。因为父亲工作的关系,她的小学辗转了三四个,在振华只读了一个学期,但是八十多年之后,她依然说:“我是振华的!”
振华是几个弱女子凭借个人之力营造的一所女子学堂,以振兴中国为志。李敏华“妇女要平等,女子要独立”的信条,一方面来自家庭和母亲的熏陶,一方面来自振华女学精神的引导。
“我体味到学校对学生的快乐心境和学习情绪的影响之大。”
1929年九月,李敏华就读上海市立务本女子中学校。
初一的时候,由于年纪小,不习惯住宿生活,很想妈妈,她就转到了离家较近的培成女中。
“但进去以后我很不快乐。因为该校虽非教会学校,但很洋化,半天教中文课本,另半天教英文课本,科目完全一样,各科程度极浅,并且不注意运动。教英文课本的都是外国老太太。最使我不快乐的是学生都用外国名字,喜欢讲英文,对外国老师特别亲善,而一切中学应有的活动都没有。我在那里挨过了一学期,立即再投考务本。”
1931年9月,李敏华又考回上海务本女中,继续读书直到高中毕业。
“回到务本,我觉得很快乐,同学们、先生们都有很好的关系,不像在私立女中里,一点没有团体的感觉。同时,经历了一个学期在私立女中的尝试,我体味到学校对学生的快乐心境和学习情绪的影响之大。相比之下,住宿或走读就不成问题。“
“既然没有机会去打仗,那就刻苦念书。“
1935年9月,17岁的李敏华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但是李敏华在大学一年级时普通化学学得不好,二年级的定量分析也很不适应,吴仲华就劝她转到机械系,于是李敏华转到机械系重读二年级。
卢沟桥事变后,京津失陷,为了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的精华,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最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长沙局势危急又迁至昆明改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由于抗战的需要,学校新开办了航空工程学系,学生皆由机械系转入,李敏华和其他九位同学一同转入航空工程学系。李敏华侧重飞机结构。
西南联大航空系第一年在读学生只有两名,他们于1939年毕业。
1940年的第二届毕业生只有李敏华一人。为什么一个娇弱的女孩子愿意选择并且能够坚持学成呢?
“中兴业,须人杰“!
“既然没有机会去打仗,那就刻苦念书。“
“因为MIT机械工程是美国最好的,也是最难考的。”
1940年7月,大学毕业后,李敏华留校任教。她在昆明西南联大的航空工程学系先后担任助教和教员,讲授飞机结构及材料力学。
同年,吴仲华从西南联大机械工程学系毕业,也留校任助教和教员,情况与李敏华相同。
他们一边任教一边准备考公费留学。
1943年,李敏华曾参加过一次留英考试,但是没有考取,吴仲华考过了清华第六届庚款留美。
当时李敏华肺结核病复发,身体虚弱,治疗无效,于是决定赴美。这样一方面可以学习美国的先进经验,一方面有助于医治肺病。
“为什么选MIT呢?”
李敏华明确回答:因为MIT机械工程是美国最好的,也是最难考的。而且MIT承认清华的分数。
1948年6月11日,李敏华获得博士学位,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工科领域的第一位女博士。
《波士顿先驱报(Boston Herald)》在报道该届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典礼时特别提到:“中国的李敏华,两个孩子的母亲,证明妇女可以和男子一样,获得博士学位。”
1909—1943年从清华大学到麻省理工留学的总人数为228名,其中在MIT获得博士学位的只有33人,李敏华和吴仲华是其中两人。
李敏华是唯一的女性,拿博士学位的同时,生养了两个儿子。
这,就是中国女性。
参考文献:
1.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
《碧空丹心:李敏华传》 毛天祥 王柏懿 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