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年末的广州,《销售就是搞定人》的畅销书作者老倪,举办了一个读者交流培训会。会上许多拔刀动枪的销售理论和技巧,基本全还回去了。但有一句话,至今时时回想,说到销售中“价值”意义,老倪说道:“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成长的过程,就是离父母越来越远的过程?因为我们在新天地里,要追求人生的价值,这些价值,上司可以给、客户可以给、行业前辈可以给,但是家中父母给不了。不管有意还是无奈,父母没了价值,所以我们时间,为父母分配的是那样少。”仔细想想,这确实是一个残酷的事实。
现在的我们,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一路狂奔。渐渐地,我们只看“有价值”的书、交有价值的人、做有价值的事......为了火速达到成功的彼岸,我们不再细细观赏沿途的风景,任由孤独和苍老侵蚀年事渐高的父母,看着铺天盖地的琐碎将爱人变得筋疲力尽,与朋友多喝了几次酒,就觉得在浪费生命,自己从小的爱好,也早就丢到了瓜哇国。总之,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考虑的是不是“有用”是不是“有价值”。渐渐地,发觉自己像一个功能明确的机器,生活、工作也越来越累,内心还安慰着自己,这些都是追求成功的路上,必须要做出的牺牲。
都没有仔细想过,如果狗屎运爆棚,真的所谓成功了,这单调而苍白的过程,是自己想要的吗?更没仔细想过,成功是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小概率事件,失败才是常态,果真失败时,如何原谅自己孤注一掷之后的两手空空?或许是机缘巧合,有幸在机场遇到一本书《这才是马云》,本来是抱着“实用”“有价值”的目的买的,结果一口气读完,发现,噢,人生还可以这样的温情而饶有趣味啊。
这本书作者陈伟,是马云在大学教书时,办的英语夜校班的学生,后来成为了马云助理。他没有写马云为什么这么成功,阿里巴巴为什么这么伟大,他只是将马云从夜校教书到阿里上市这20多年里,他看到的,以故事或者段子讲了出来。
书里让最我感慨的,是马云作为普通人的那段时光。当时他是在大学里当英语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在杭州组织英语角,办英语夜校。当时,他讲英语课,跟别的老师读课文讲语法不一样,他经常从口语和时事入手,组织大家进行辩论,大家学习的兴趣度大大提升。在他班上有一位老太太G,80岁多岁了还坚持到马云的班上学英语,后来年纪太大腿脚不方便,马云会每天安排同学去接G上课,后来G过世后,马云组织班上的同学,在“平湖秋月”为老太举行纪念活动,大家一起讲述与G在一起快乐的点点滴滴。班上同学们的感情大小事,他也不闲着,他还帮一男同学出谋划策去追女同学,并用他超强的说服力,说服女同学同意男孩的追求,至今这对夫妻过的非常好。班上有个同学姓杨,快出生的小孩预产期在情人节2月14日那天,他开玩笑说那天出生的孩子一定是情种,还开玩笑给孩子取名,说女孩儿就交杨玉环,男孩嘛,就叫杨国忠,哈哈。在英语班的日志,他经常聚起大家登山、喝茶、打牌、讲段子。后来因为马云创业,英语班就没在办了,但是班上的同学们都说那段时光,是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我常常在想,马云就算不在商业上成功,他依然是一个普通的大学老师,是我们朋友中的一员,不管成功失败,如此温情而饶有趣味的活着,不就挺好吗?生活原本可以更轻松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