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是特别难回答的问题
无论你描画出什么样的未来
旁人几个反问就可以灭了你的激情
于是你被扣上幼稚、异想天开的帽子
未来更好还是更糟
谁说了都不算
只有去实现才知道”
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最好不要让旁人知道。浇灭你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的屡试不爽的方式就是在你没有实现它的时候与旁人分享。
可是未来这种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我要努力做一个幸福的人,去成为自己喜欢的模样,追寻自己喜欢的生活。
2
记得生活大爆炸里有这样一句话:
“人到了暮年,比起自己干过的事,会更后悔没有干过一些事情。”
其实,最令人后悔的事,莫过于在他年轻时没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没有为自己而活。最可悲的莫过于置身于一个最大谎言而恍然不自知:“在人生的某个时候,我们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命运主宰了我们的人生。”
一千个人里有一千种对幸福的追求,就像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每个人对幸福有不同的解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是海子对幸福的畅想,王小波的则是“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我既不想周游世界,也不想变成随风飘荡的游云。
我的幸福很简单:我想独立生活,每天除了学习工作,还有时间看书、写作、追剧,还有陪朋友家人聊天。
偶尔心血来潮逛一下淘宝,看到喜欢的东西不必为了余额不足而发愁。
或者有一个十分想去的地方,想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会为饭袋空瘪而放手。
又或者是我遇见了我想爱的人,正因了我的独立,我才更能认真的去规划有他的未来。
我在努力做一个幸福的人。
3
曾听说一个关于米开朗基罗的故事:
有次,记者问他:“您是如何创造出《大卫》这样的巨作的?”
米开朗基罗答道:“很简单。我去采石场看见了一块巨大的大理石,我在它身上看见了大卫。我要做的只是凿去多余的石头,去掉那些不该有的大理石。当我凿去多余的大理石后,大卫就诞生了。”
我们都曾是采石场那块未经雕琢的大理石,我们都希望可以雕成我们心中的大卫。我们要做的就是挖掘自己的潜能,我们与生俱来的潜能,凿去我们身上多余的石块,摆脱限制或是对失败的恐惧。
美国作家梭罗曾说:减法比加法更能使灵魂成长。
减法就是凿除那些阻碍我们发挥潜能的限制。我们有许多潜能,但随时会被外界的声音与文化中的某些部分所限制与禁锢。
幸福其实很简单:摆脱那些阻碍,成为心中的大卫。
不要去理会旁人的说辞,汪曾祺先生说得好:
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我们就是要成为心中的大卫,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你们旁人又管得着吗!
我在努力做一个幸福的人,我在努力成为我心中的那个大卫。
4
苏东坡言人生赏心有十六件乐事:
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
署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青山。
柳荫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
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箫。
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
开翁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
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
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
东坡先生的这十六件乐事就是常人眼里普普通通的生活啊,只是常人没有发现它们的存在罢了。我们所能看见的是我们所寻找的,所以我们遗漏了我们并未寻找的美好事物,虽然它存在着。我们的关注所及深刻的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体会,对幸福的感悟。
幸福真的很简单。幸福并不取决于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或是他的财产多少,它取决于我们的内心。
一个幸福的人不会总是一副开心的样子,这不是一个人生活的常态。他会感受痛苦,会经历挫折,同时他也会欣赏世间美好的事物。
一个美好的生活,丰富的生活当然要包括酸甜苦辣,世态炎凉,因为生活也不只有一帆风顺,生活是有起有落的,这样才算是生活啊。
我在努力做一个幸福的人,希望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