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进入 “等死模式”】

我们真正的痛苦,来自于因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的焦虑,来自于因最后时刻所完成项目质量之低劣而产生的负罪感,还来自于因为失去人生 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悔恨。

图片转

ps:古典老师的书,出自《拆掉思维里的墙》,很好的书,建议看看。

这仿佛有点像我们经常所言的选择恐惧症。我弟今年十岁。缺面对玩具,久久下不了决定。总是徘徊徘徊再徘徊。犹豫犹豫再犹豫。往往这样,妈妈总会给他果断的做决定。哪怕最终买的和想要不挂钩,他也会欣然接受。去肯德基也是,后面排了长长的队,他却在那里犹豫不决,想半天,偶尔后面家长着急了会催,而我天生脸皮薄,哎。特别为难。只能替他做决定。弟弟的选择恐惧症,可能是因为家庭教育,生活息息相关。很多都是妈妈为他准备好的,一手包办,没有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后来我总觉得,最不该有的,便是这选择恐惧症,这不仅像等死行为,更让男子汉缺乏了果断裁决的威严。我就每天查,每天百度该怎么治?

后来,总有意无意的给他制造选择机会,买书,买文具,去哪个餐厅,穿什么衣服。买衣服类的时候,专柜姐姐们也都耐心,这便是我选择解决问题的第一站,我最初他半天选择两三个让我选择,哪怕三个都很丑,我都会鼓励他眼光好,说一堆违心的话,功课做的不好,我就会说字写的好,总让他心里美滋滋的。去超市是老大难,我就说,帮我也挑一个口味,一来而去,他也知道了,姐姐爱吃草莓,爱吃榴莲,还知道妈妈爱吃西瓜,自己爱吃什么,反而显得不太重要了,可我看到这孩子,每次在冰激凌的味道上特别纠结,我就说,要不,一次一个口味,他感觉松了一口气,觉得这个决定也不错,以后实在选择不了,就来日方长,一个一个口味都尝试罢,再选。每次他表现良好,便带他去买书,买玩具。(十岁的孩子一般买书居多)在买书之前对书先分大类,冒险类,科普类,卡通类,文学类。直接去目标地。我给他限制时间,过时不买。吓唬了两次,如今已然是脱离选择恐惧症患者的少年。这么快速奏效,甚是欣慰。

拖延症亦是如此。各种计划、等待什么的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立刻站起来冲进穿越模式吧。

最后祝愿弟弟,茁壮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