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苑静
又一个夏日小长假,我高高兴兴地回了趟老家。晚饭后,妈妈要我陪她去后面公路上走走,我欣然应允。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爷爷奶奶种的秧池里,那一方水塘里,浅浅地泥土上才看见秧苗浅浅的绿。
我问妈妈秧苗是什么,妈妈笑着说:"秧苗就是水稻的婴儿期。"我懂了。这时,太阳已经落山,我们还不想回家。
妈妈建议到别的地方走走,当然,庄稼地里还有种田大户的秧池,那大大的一方水田,小秧苗劲抖抖的。我们看着这一切,若有所思。
渐渐地,夜晚来临。我们想回去的时候,一只青蛙突然叫了起来:"呱__"好像就仅有一只青蛙,就那么一声,很突兀,仿佛偶然从天缝间漏下来一般。又是那么自然,像一朵花,仿佛在冬天里做好了开放的准备。
我们顿时心动起来。它一定是一位出道已久的大师,其它的蛙都恭敬地注视着它,或许它是位初出茅庐的后生,众长者正在企盼它崭露头角。总之,那一声鸣叫,那一声吟唱,给我们的感觉就像沙漠中的行者忽然发现了甘甜的水。
妈妈突然问我:你猜接下来会不会有两只蛙叫,三只、四只、或更多只一起叫呢?
我说那再等等。青蛙真给足了我们面子。一只青蛙叫,后面好几只青蛙跟着叫,谁也不开小差,好像带头叫的小青蛙是个领唱的。妈妈说:"你听,它们像一个领唱的开了个头,其它就跟着唱,可这时候,谁也不发一声号令,使一个眼色,做一个小动作,但它们配合得那么有板有眼,步调一致,完全是凭心灵的沟通啊!"我不禁感叹!
妈妈也感叹道:不知这和谐的样式,是人类首创,还是蛙学人样,总之,它们是有灵性的。它们懂得和谐!
我们再一次被这蛙声心动。正听得如痴如醉,它们忽然又换了欢叫的方式:远处的 一片叫声后,是跟前的一片叫声,它们往哪儿一跳,就在哪儿架起一只鼓,把你的情绪擂热;嘴一张.那雄浑的音乐如瓣瓣新绿植入你思维的旷野。我突然觉得,蛙们不仅是蛙,还是诗人,还是歌唱家。
当我们沉醉乐声中时,蛙们的叫声突然如潮水涌来,每只蛙儿都尽情地放开嗓门唱,它们是想挽留我们吗?
因为夜已黑,天正凉,我们该回家了,我们不知道,我们耳里注进的这天籁之声如何使我们的心宁静,从而枕着这优美的夜曲入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