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固定型”转变为“成长型”思维模式!——《绅士的雨伞》369

            【日】佐野洋子/著  唐亚明/译


      《绅士的雨伞》讲述了一位倔强的老爷爷,他像一位绅士一样把雨伞藏在身后。晴天时他把伞当拐杖一样拄着,下雨时他全力护着伞,不让他沾一点雨水。

        直到有一天下大雨时,在大树下躲雨,听到两个小孩撑着伞在雨中大声唱歌,“下雨了,滴答答。下雨了,哗啦啦。”

        老爷爷好奇,“下雨了,滴答答。下雨了,哗啦啦。”,这是真的吗?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老爷爷终于愿意在雨中展开他那把视如宝贝一样的雨伞。雨点打在雨伞上果然是滴答答啊!倔强的老爷爷高兴起来。

        这是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但是却清晰的展示了两种思维,以及思维转变后对人的影响。一种是“固定型思维”,一种是“成长型思维”。

        这两个思维模式是由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来的。

      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

      人的特质都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

        他们只愿做自己熟练的事,拒绝挑战,害怕失败。

        担心自己看起来不那么聪明,稍微遇到阻力就放弃。

        他们认为,不管是奥运冠军还是公司老板,

        都是因为超群的天赋、智商、甚至背景才让他们到达那个位置。

        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是:

      「我又不是学这个的」

      「都多大了,现实点吧」

      「人这辈子不就这样吗」

      「你又不是XXX,想那么多干啥」

        因此,他们心智在年轻时就停止发育,

        一直守至终老,与身体一起埋藏。


      而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

      万事万物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

      他们认为挑战可以帮助自己学习和成长。

      挑战失败不意味着“我是笨蛋”,而是“我还有成长空间”。

      他们失败后会想出各种策略发展自己的能力,把失败变为自己的财富。

      他们认为任何成就高的人,背后都是超乎常人的努力,

      经历无数挫折后,才走到如今的位置。

      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是:

    「这个看起来好有意思,我想学一下」

    「虽然有点难,但我还是要试试」

      「我还有好多事要尝试,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XXX好厉害,TA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因此,他们乐于接受挑战,并积极扩展自己的能力,相信努力的力量。

        故事中的老爷爷前期抱着喜欢的雨伞就是不肯打开,这个时候他是“固定型思维”,他认为雨伞是不能弄脏的。受到小男孩的影响,好奇心占了上风,他的思维开始转变,尝试一件新鲜的事情,从中获得了乐趣。这个时候他就从“固定型思维”转向了“成长型思维”。

      正如哈佛大学前校长鲁登斯坦所言:

        从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需要持续不断、随时随地、高效快速地学习。那种依靠在学校时学到的知识就可以应付一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消除不确定性的最好方式,是持续不断的学习与创造。永远不要自我设限,永远对一切充满好奇,永葆少年心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