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某天,护士长例行巡视病房,听到了呼吸机报警的声音,循着声音发出的声响,到了患者床旁,发现报警的呼吸机一直有"无呼吸尝试"的字样不停在闪动。经查看,患者机械通气使用的是PS模式,PS模式通常用于脱机前的过度,而此患者意识已经逐渐好转,且能够自动睁眼,严格意义上来说,尝试使用此模式对病人的呼吸加以辅助,从而实现顺利脱机并没有什么不妥,只是患者的呼吸次数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触发呼吸机进行工作,因此出现了报警。
发现问题的护士长及时与管床医生沟通,并立即更换了通气模式,由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患者并没有受到影响。之后病情稳定,呼吸机在安静状态下正常运转。
之后护士长与当班护士沟通,当班护士表示,因此模式是医生刚刚调换好的模式,自己又一直在忙于另外一位患者的操作,因此对于呼吸机的报警就没有及时查看。
案例分析:
病情观察是护士应该具备的一项非常重要且基本的技能,特别对于危重病人多的科室来说,一个护士的观察能力则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的安危。
记得有位院领导在一次护理质量质控大会上说过,护士的观察能力有时候比技术操作更重要,因为,细数起来,护理上疑难复杂的操作并不是很多,一般的护理操作技能只要在工作中经过反复练习,一般都能够熟练掌握。
而一个护士的观察能力,则涉及到护士的综合素质,它包括护士的责任心、专业知识、慎独修养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评判性思维是指能够抓住问题本质,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的一种清晰敏捷的思维。一个完整的评判性思维需以独立思考为前提,再依次经过质疑、比较、判断的过程。
护理工作看似简单,但也不是每天按部就班的机械重复。这是因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有时候患者一个地方的症状可以牵涉出其他几个地方的问题,这就要求护士观察病情时,要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有时候不能只看问题的表象,要用自己积累的专业知识去进行初步分析,然后及时去与医生沟通,积极采取处理措施,避免因观察不到位,或者盲目自信不汇报,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以至于给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留下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
评判性思维能力并不是护士一参加工作就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护士经过多年临床经验的积累,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在遇到的各个病例中总结经验教训,慢慢培养的。
那么,护士怎样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呢?
一、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及经验做支撑。
要想对一个事物有个初步的判断,首先就要对这个事物有个清晰的了解,而这个了解的过程,就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及专业实践做支撑。
案例中的护士是一位工作极其认真,平时对待病人特别负责的一位护士,只所以对呼吸机报警声音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就是因为临床经验不足及有关呼吸机模式的专业知识掌握不牢。正所谓无知者无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当班护士清楚的知道PS模式是完全依赖病人自主呼吸触发,如果没有自主呼吸触发,就无法启动PS,就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我想,他一定会对报警提高警惕,也会及时与医生沟通更换适用于患者的最佳模式。
二、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及慎独修养。
培养自己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及慎独修养,有愿意站在患者及家属角度,真心实意为患者着想的那颗心,有为了病人能够最大程度康复,自己愿意竭尽所能的意愿。
护理工作是琐碎的,很多操作也都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独自完成,具有主观意识的病情观察更是如此。你做了没有,做的到位不到位,有时候也只有当事人自己明白。所以,高度的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显得犹为重要。
当一个有疑问的医嘱出现,当患者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异常,在无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下,你只有自己愿意去思考,去判断,愿意用心解决,才能使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如果不管出现任何情况都机械的执行,不问对错,不管是非,不总结经验教训,事后也从不进行反思,那么,你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永远也不会提高。
三、有探究精神,不只看问题表面。
探究精神,需要我们遇到问题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
护理工作琐碎,但特别疑难的操作并不是很多,如果每天只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只注重问题表面,看到问题解决问题,不去深究问题发生的原因,不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那么近些年来医院招聘护士要求越来越高的学历也就变得毫无意义。
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利用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及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而积累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打破惯性思维,不盲从。
所谓惯性思维,指人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路思考问题,仿佛物体运动的惯性。惯性思维常会造成思考事情时有些盲点,且缺少创新或改变的可能性。惯性思维有时候是导致人误入歧途、阻碍人思维发展的一种绊脚石。盲从害死人的说法并不是不无道理。所为常规都是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按照惯例按部就班进行的。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护理工作也一样。一旦遇到特殊情况,在常规无法解除及解释的情况下,一定要打破惯性思维,开拓思维模式,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经验教训去分析判断,把自认为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情况也想到,从而让事情得以尽早解决。
案例中的护士正是因为惯性思维使然,认为医生刚刚调好的模式,一定是适合病人的模式,所以,当呼吸机报警声此起彼伏不断响起时,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殊不知,凡事都有例外,有时候上一秒的风平浪静并不能预示着下一秒的惊涛骇浪,动态思考,动态观察,才能把危险状况扼杀在摇篮之中。
护理工作面对的是一生只有一次的生命,生命之所以珍贵,也正是因为无法重来。面对这种珍贵,我们每个人都要心存敬畏,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不懂就学,才能不断拓展自己的技能,一次次突破自己的天花板。学海无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盲点,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我们都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