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谷物大脑》第一章有感
日常身体的代谢,支出运行都要靠从食物中吸收营养来维持,日常饮食对于我们的健康起根本性作用。构成人体生命的七大营养物质(比重)分别为:水(60%),蛋白质(18%),脂肪(15%),碳水化合物(1%),维生素,矿物质(与维生素一起6%),纤维素(0%)。我们所食用的食物进入身体后,最终也会转换成这些物质。全面、均衡、营养的饮食对于身体的健康显得极其重要。
《谷物大脑》作者戴维 珀尔马特医学博士,通过他多年的临床验证,发现现代人主要的慢性疾病(他主要研究的是脑部疾病),都跟我们的饮食有非常重要的联系。
作者认为,现代人和远古人的基因是一样的,然而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方式,转变成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饮食方式。这是导致身体有炎症(许多慢性疾病的共性)、脑部疾病的根源。
在另一部著作《人类简史》中,作者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的著作中,也对人类饮食的演化,有相同的论证。他认为人类曾有250万年的时间靠采集及狩猎维生,饮食多样化,很少有饥饿或营养不良的问题。大约公元前9500年~公元前8500年,开始从采集向农业转变,直到今天,我们的基因都没有发生转变,饮食结构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2型糖尿病为例来说明现代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的危害。
采集人时期,获取食物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从动物身上得到脂肪,从当季植物和浆果中获得天然糖分。食物获取不易且量不多,导致他们的大脑进化成对脂肪和糖的偏好的生存机制。尤其是糖,进入人体血液会被细胞直接吸收,从而可以很快提升人体能量。现代人与采集人基因一样,然而现代物资丰富,尤其有很多精制糖高度加工过的食品。另外,食物的获取也无需耗费过多的体力,过多的糖在身体里不能及时消化。
葡萄糖进入细胞要经过胰岛素的允许才能进入。健康的正常细胞对胰岛素生非常敏感,然而,当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越来越高的时候,也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此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降低,从而忽略血液中的胰岛素,进而导致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逐渐增加,同时胰腺也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让糖进入细胞,这就造成一个循环,最终发展成2型糖尿病。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在一个家庭里面,人要吃食物,食物要通过器皿装好送进人的身体里。适量的食物都可以被消化。当人吃饱了以后,还在不断的给人提供食物,相应的也会使用更多的器皿来承载食物,此时人因为吃饱了就不会再去食用食物了,但还是不断提供食物的时候,对于整个家庭来说,在处理这些大量过剩的食物的时,冲到下水道,有可能造成管道堵塞。而需要的器皿太多,也会导致花费更多的钱在购买器皿上,用于分配购买其它东西的金钱会同比例下降;同样的也需要更多的空间来储存器皿,而无法用于储存其他的东西。
同样,血液中高浓度的葡萄糖就像是一块玻璃的碎片,会随着血液在身体内循环,在细小的血管处一旦黏附在细胞壁上,就会导致血液中葡萄糖在此处堆积,最终堵塞血管,堵在眼睛的血管处就导致失明,堵塞在心脏,就会导致突发心肌梗塞,堵塞在脑部,则会引起中风等等,还有阿尔茨海默症,被定义为3型糖尿病。血管被堵塞的地方,得不到氧气和养料的供应,正常细胞大量死亡,被细菌病毒入侵,从而炎症就会开始肆虐。
而胰岛素不仅仅护送葡萄糖进入我们的细胞,它还是一种合成代谢的激素。会刺激生长,促进脂肪代谢的形成和储存,并且能进一步促进炎症。身体胰岛素水平过高,会对其他激素产生逆向影响,使激素由于胰岛素的支配作用而增加或者减少,这反过来也会加剧身体不健康状态,削弱身体恢复正常新陈代谢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人慢性疾病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食用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而不是全面、均衡的吸收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