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这是从小我爷爷教给我的真理。当我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这句话就时时鞭策着我,催我奋进!
“初生牛犊不怕虎。”还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我,血气方刚,冲锋陷阵,难事困事冲在前。下乡入户,解决纠纷,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我的影子。我崭新的摩托车成了我组同志的代步车,专职车耗油保修,自掏腰包,乡邻有难,倾力相助。但仅凭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部分村民因为我的讲原则,讲纪律而大伤脑筋,甚至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偏见与不满。我也因此而苦恼过,抱怨过。后来一位老同志的话启发了我:“年轻人,干工作,不仅得实干,还得巧干。”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经过反思,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不仅注重实干,还讲究艺术。
“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实干担当不仅是一种外在的气魄,更是一种内在的能力体现。
2011年,领导赋予我司法所长的重任,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难以担此重任。妻子见状,鼓励我说:“古之一夫当以,万夫莫敌,有担当者,必将雄于他人,傲与他人。古往今来,有多少男子汉担当起一国之兴亡?区区一个司法所长,你就怯懦了?”说干就干,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接手司法工作以来,我自学了相关法律条文,自费报考了法律专业的课程,因为我知道打铁必须自身硬。司法工作最困扰的就是司法调解这一块儿,小到家长理短,大到社区矫正,每一件事,我都亲力亲为。房前屋后占地问题,邻里婆媳矛盾纠纷,夫妻不合财产分割……一件件,一桩桩,我都全力以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我的实际行动和担当感化当事人,说服当事人,让他们化干戈为玉帛,冰释前嫌。
记忆犹新的是救助一个社区矫正人员的事儿,某某村一个刚满18岁的的毛头小子,因偷窃被判刑后转入社区矫正。接手后,我发现这个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言语,每次社区劳动之余,总是呆呆的躲在角落里,独自神伤。看到眼里,急在心上。他还年轻,既要让他认识错误,改过自新,还要帮助他尽快走出心理阴影,重新回归社会。私下里我多次与他及其家人沟通交谈,得知孩子心里一直有个结,认为自己是一个带罪之人,害怕邻居闲言碎语,担心自己前途渺茫。得知这些情况后,我立刻对症下药,决不能让一个迷途知返的青年没有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我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帮这个孩子联系到了一所职业类技校,让孩子能正常接受学校教育,并学得一技之长,解决了孩子的后顾之忧。家人的心踏实了,我也坦然了,敢于担当,勇于落实,使我的生命更有意义。
作为包村干部,田间地头,村委农户,时时可以看得见我的身影。“百姓事无小事儿!”大棚户土地被征用了,我去协商调解;贫困户有困难了,我慷慨解囊。特别今年正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人心,也更能折射出人性的冷暖,彰显了党员干部的本色。疫情就是命令,我们不能奔赴一线,那我们就坚守后方阵地,为了百姓的生命安全,我们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靳家村的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奋战,我们在村口安营扎寨,24小时轮流值班,决不让一个不明身份的外来人员混入本村。在支村两委的号召下,在我的捐资带动下,全村百姓出钱捐物,出工出力。“危难之中方显英雄本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我们靳家村的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斗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勇于担当,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
我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工作者,也许只是一滴水,一粒沙,我的生命没有耀眼的光华,也做不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但我愿做一颗星星,一粒火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担当,为大美三甲尽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得一位伟人这样说过:不要不要问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而要问我们为自己的国家做了什么?是的,不要问单位为我们做了什么,而要问我们为自己的单位做了什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