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些庄子关于人生境界的一些论断,感悟还是比较深度的。我这个人的生活经历虽然比较长,但人生的成功好像与经历的关系不是太大。
在已经过去的经历中,大多比较单调,可以说是简单到十年如一日,而十几年如一日的情况能遇到者实属罕见,自己也间接创造了这也一个奇迹,也不知是不是自己的性格使然,是否一开始就定型了。
这无宜给人以印象 ,就是一个做不成事的超平凡人。在技术方面懂一点,但是我清楚我的所谓技术懂一些,只是我比较用心在做,也很想做出成绩来,进取精神非常大,具体做起事来也是十分的认真细致,希望自己能把事情做成了。
虽然自己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但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认可,加上自己不善言辞,与人交流的时候大多是一个比较好的听众,也不与别人争论。虽然比较爱写东西,但存在一个很大的毛病,东西写完以后一般不愿意再回头去读一读,是否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这是自己在潜意识里最大的问题。
不过现在还是应该安慰一下自己,该怎么活就怎么活,认真活出自己。已经到了这个年龄段,职务升迁的机会完全流失了,也没啥可争取的了,能干些什么就干些什么吗,需要休息的时候就休息。
毕竟能成功大事的人还是少数,平凡的人还是多数,可以说二八法则也是有用的,我继续做我自己一个普通人,这就行了。
哲人庄子认为,不要被物欲所累,是人生的第一层境界。
的确生活犹如一出戏,而我们也没有在别人的戏曲里,又怎能知道别人的各种感受呢。
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快乐与否只有我自知,别人怎能有感受。与其绞尽脑汁去想着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倒不如努力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这样应该是更轻松自在。
庄子还认为,对于别人的评价所不能太在意,这是人生的第二层境界。
对于这一点我的理解比较浅,总感觉自己干很多事情,都不是太成功,对自己就产生了不少想法。
感到人生的价值好像一就是这样平平淡淡,碌碌无为,缺少了成就感,真是有点悲催,但一定不能痛苦。
在我认识的人,当中很多都是比较我职务高许多的人,而且很多都是比我学历低,或提拔晚的人都得到了进步,可自己还是碌碌无为的一个人。不过话说回来,不同的人也不同的想法,生活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吧,活出轻松的自己吧。
庄子还说,人生的第三层境界就是不要被他人的评论大乱。
曾经有一颗树因没有任何价值,人们就一直没有砍伐,庄子就对弟子们说:“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弟子们无不点头称是。
而我自己在这方面做到比较不到位,在做事前或做事中,时常担心做不好,对别人的看法是非常在意。前段时间与人分享了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也感受到了类似的观点,现在更多的是做回自己。
在庄子的众多智慧中,人生的第四层境界就是找到自我。找到自我,真正做起来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如我自己往往很多时候会进行规划,但是最后到需要实施的时候却缺少行动,缺少下定决心干成事的有效方法。
这么多年来,真的我没有看成一件事,就一个职称,都是靠等来的,没有经过自己奋斗出来一个值得有意义,能记住的事情,真的感觉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