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面对老师便总有些拘谨,不论是和善的,严肃的,高冷的,古怪的。几乎无一例外,我很少面对老师能够坦然地笑出来。后来因为工作遇到了一位热情好相处的上司,尽管其他人都可以随意地和他聊在一起,若无其事地开玩笑。每次我向他汇报工作时,我仍然拘谨得像个12岁的孩子,眼神躲闪着不敢看别人,生怕别人看出自己心中的慌张和不安。
而有一位特别的女老师,是我在准备雅思考试时认识的。当时我在某培训机构把攒了很久的钱用来进入雅思VIP小班,然而由于当时班上的老师过于年轻,并不能给我太多经验。我的口语成绩一直处于一个瓶颈阶段。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我找到了当时社团里很好的一个学姐,学姐帮我介绍了她曾经的一位英语老师。学姐曾经很多次和这位老师一起工作,做一些助理的工作。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直奔主题,说明了自己的考试时间还有目标。没有想到这位老师笑了,她上下打量着我,拉着我的手跟说,你就是XX吧,我听XXX老师说过你很多次。你和我想象中的样子一样,只是太瘦了。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来我的课堂免费听。接着,她和我聊了很多和备考并不直接相关的话题,从学业规划到兴趣爱好。临走的时候,她跟我说,希望你吃胖一点,冬天太冷了。
后来我一个人去了她的演讲课堂,她的课堂气氛很好。不同于别的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技巧,她总是会创造各种各样的情景和比喻,将对话变得立体。印象最深的并不是她授课时那些有趣的例子,而是她关于自我评价的一段话。
她的家乡在东北,她的十几年中学时光都在说韩语。大一那年,她刚进校门的时候并不会说中国话。于是,与大多数同学相比,除了适应繁重的课业,她还要多学一门中文。为了和周围的同学顺利地沟通,她努力练习中文和英文。几年下来,她的中文和英文水平已经超过了母语的水平。而为了打开自己和世界交流的大门,她抓住了所有练习的机会。她改变了自己内向的性格,变得与众多同学侃侃而谈。
她说,当时很多工作的同事有的容貌突出,大家闺秀,有的学业有成,顶着世界名校的光环,还有的同事就像拼命三郎一样。但只有她,有独特的经历,把两门外语都学成母语的经历。在她的事业达到顶峰时,她告诉我她将辞去现在的工作选择创业。因为相比一年又一年重复的标准化考试教学,她更喜欢专心做教研。她说她的父母不是特别理解,但她仍然选择坚持。
我欣赏她对所有的人生选择都保持乐观轻松的态度,她总是告诉我,最难的时候就是最幸福的时候,只要向前走就是一种幸福。在我支撑不住的时候,她告诉我每个人都需要有直面困难额勇气,大多数人只会选择逃避,而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时刻调整方向才真正是坚持梦想需要不断去做的事。
最后,她送给我一句话。Everything will be okay in the end,if it's not okay, it's not the end.未来,我希望在某些时刻,我也会像她一样,对自己喜欢的孩子在适当的时刻进行鼓励和引导,在别人的心里留下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