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年长的朋友分享了这么一个故事:
某年去海岛度假,带着他16岁的儿子一起到海里游泳,他水性好,游了挺远,儿子游累了先回去了,他则游出很远。往回游的时候就遭遇了洋流,尽管能看到岸上,但怎么游都游不过去。这时候,他看见了他的儿子,他儿子似乎是看见了他,正往大海走来,大概是想救他。他想到如果儿子来了肯定会没命的,不能让儿子来救自己,那怎么办?一转身,他就游向了大海深处。
他能分享这个故事,当然是因为他获救了,被冲到了另一个小岛上,然后回来了。而他一直认为是他救了自己的儿子——因为这转身游向大海深处的举动,让他儿子没再看到他,也就没有下海,保住了命。他一直以此为傲。
直到某一天,在和另一个朋友说起的时候,那位朋友说:“你错了,其实是你儿子救了你的命!你想想,假如没有看到你儿子,你可能还会继续和洋流搏斗,最后可能就精疲力尽,正因为看到他似乎要过来救你,你有了要救他的想法才转身游向了大海深处、才最终得救,全都是因为你对你儿子的在乎才给了你机会。你以为你在他不知道的时候救了他,事实上是他在他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救了你!”
后来他问了他儿子那天的情况,他的儿子确实不知道当时的情况。确实当时是到海边看了看,但也只是看了看而已,并没看到他并来救他的意思。
知道这些之后他心里反而轻松了,毕竟是自己救了自己。但再一想,若不是因为亲儿子这个角色对自己的影响,自己能救自己吗?可能有些人帮你的最好方式就是在哪儿,你看到他,你就有了动力。
这个故事让人联想到当年冯小刚那部贺岁电影《没完没了》里,葛优饰演的韩冬在解释为什么姐姐都成了植物人,自己还要一直费钱费力照顾她的理由:只要她在这儿,我就觉得我有家了。这种情感关系和认同,让每个人自然而然去创造了价值。只要存在就有意义,不止对自己,更对所有和你有关的人。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枷锁“是很多东西的比喻,譬如道德、习俗、规矩……但本质上都是人与人的关系。你眼中的他人、他人眼中的你,彼此之间的关系随着我们沟通协作范围的扩大而不断扩大着。
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给彼此留下了印象、带来了影响。协作的目标或许早已达成、但建立起的关系可以延伸出更多可能——关于未来彼此的,更关于未来各自的。这个“枷锁“带着那个时代的冰冷感觉,到如今已经改变了很多,因为愈发全面的协作所产生的分众效应,让世界更加多元,每个人就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当然,享受这份自由的时候,用“枷锁“提醒一下自己,也未必不好。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但我们在不断的交流协作中可以猜出自己的大抵形象——源于我们各自追求的目标、表达的愿望、生活工作中的举动、待人对事的态度……在心里给别人打上标签是谁都会的,那回过头给自己打标签呢?其实也行,当然,选好之后要一直做、一直实践、一直努力。未来确实是未知的,但你的投入必将泛起涟漪,像蝴蝶效应一样——如果确实是有价值的话。
这样的努力也许可以“救“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这就是角色的力量,尽管获救最终都是因为他们自己,但既然都能创造这种力量了,难道还不值得吗?